《论改组国民党与召开一大》,黄彦编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孙中山著作丛书 -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_伟人孙中山
English日本語微信微博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本馆出版物 > 孙中山著作丛书 >

《论改组国民党与召开一大》,黄彦编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本书约二十万字,分成“国民党‘一大’前的改组言论及文件”、“国民党‘一大’举行期间的言论及文件”和“国民党‘一大’后的改组言论及文件”三个栏目。选辑了孙中山的演说、谈话、函电、批语及有关文告、规章、决议案共四十五篇。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一九一九年十月,由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嬗变而来,是当时孙中山籍以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政党。他在世的最后两三年间,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进行改组国名党工作。所谓改组国民党,即是从思想纲领、斗争策略、组织纪律诸方面对国民党进行改造。这种改组始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孙中山因陈炯明部在广州叛变而被迫来到上海之后,当时他所提出的是“改进”国民党党务;一九二三年加快改造党的步伐,并逐渐改用“改组”的提法。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书书名上及目录中栏名简称为“一大”),把改组国民党工作发展到高峰,这次大会也是改组工作完成的标志。大会结束后,改组工作仍在拓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孙中山逝世前的中国国民党发展史上,改组国民党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事件,也是一个时间不算长但却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进程。

孙中山之所以要改组国民党,是由于从革命事业屡遭挫折的教训中逐渐认识到,唯有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组织纪律性,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提出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理论主张和斗争任务,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和拥有自身的革命武装,并联合确实愿意帮助中国革命的国际力量,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因此,他很注意观察和学习苏俄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并作出了“联俄”的决策。他比过去都更加重视农民、工人、学生的作用,故而采取扶助农工的方针,并接纳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期间,他努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论,日益鲜明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军阀和帝国主义,提出更能体现各阶层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些政策措施。他建立民主集权制,不断调整和改善党的领导机构,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办事效率。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加强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工作,培训出一批宣传人才,并在各地增办革命报刊。国民党“一大”以后,更陆续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讲习所(即宣传讲习所)、中国国民党农民运动讲习所等。

本书所收各篇,对改组国民党的缘起、内容及过程都有相当充分的反映。在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明:

第一,选收的一些文件并非孙中山署名而是以国民党或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因为这些文件含有涉及改组问题的重要内容,而当时孙中山作为国民党总理或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发表前常须经他审核同意。尤其是在“国民党‘一大’举行期间的言论及文件”部分,为使读者能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故将大会重要的决议案予以收录。

第二,一些与改组国民党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孙中山与苏俄(后改称苏联)的关系、扶持农工运动的情况、创建军校和党军等等,因本丛书另将编印出版专册,故对这些方面的著述大都未予收录。





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