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译著),黄彦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孙中山著作丛书 -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_伟人孙中山
English日本語微信微博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本馆出版物 > 孙中山著作丛书 >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译著),黄彦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本书约十五万字,是目前所知的孙中山惟一的一部译著。原书系伦敦红十字会总医生柯世宾用英文所撰救治伤者的讲义,曾被译成法、德、意、日四种文字出版。应柯世宾之请,孙中山将一八九四年出版的英文本第三版译成中文,于一八九七年由伦敦红十字会初版发行,署名为《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

中文初版本未标出版月份。今据孙中山“译序”所言,中文版是作为祝贺英国君主登基六十周年庆典的献礼,而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日期是一八九七年六月二十日。另据日本生物学家南方熊楠的日记所载,孙中山与他在伦敦过往甚密,至是年六月二十八日始将该书分赠给南方熊楠及镰田荣吉、田岛坦三位日本友人。由此判断,该书当于六月间出版,可能在二十日之前不久。

孙中山年少时就读于檀香山、香港等地英文学校,稍长更在广州、香港习医多年,香港西医疏远毕业后又曾到澳门、广州行医,因此,他于离开医生岗位约三年之后翻译这部英文医书,是合乎情理的。

孙中山的《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一书传入国内后,上海报章曾对它予以推介,并呼吁在中国创设红十字会。一九〇四年三月十日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中国红十字会前身)成立,与这本书所造成的影响不无关系。

到了一九〇六年冬,孙中山在日本对这部译著稍作文字修饰,改变若干专有名词的译法,凡“红十字会”改均改译为“赤十字会”(当时日本人称“赤十字社”),并请廖仲恺、邓慕韩二人协助校勘文字,更改书名为《赤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于一九〇七年二月十四日在东京交付秀光社印刷一千册,二月十七日由民报社再版发行。当时孙中山已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创办《民报》作为机关刊物,并决定在国内各地组织中华民国军发动反清起立,再版该书的目的即企望在作战中能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这在发行者章炳麟所撰“再版序”引述孙中山的言论中已有叙及。孙中山还曾将该书分赠旅日同盟会员,人手一册。

遗憾的是,柯世宾得英文原著迄今未能找到。但幸而孙中山所译的中文本,包括一八九七年的伦敦初版本《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和一九〇七年的东京再版本《赤十字会救伤第一法》,都得以流传下来。这两个版本的出版年代久远,且为孙中山毕生唯一的一部译著,又不同于其他政治性著作,折射出这位革命家和政治家的个人特质,弥足珍贵。。

由于东京再版本经过修订,较少讹脱,故本书采用它作为底本排印。书名则恢复伦敦初版本的译称《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以便与中国后来的通用名“红十字会”保持一致。校勘文字时也曾参考初版本,纠正再版本个别误植的舛错。部分插图在制版时略为放大,以增加清晰度。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对一些专有名词加注当前中国大陆中文常用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





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