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降下帷幕

首页 > 馆务公开 > 媒体关注

首届“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降下帷幕

开场白

    孙中山是当仁不让的近代中国第一号革命家、思想家。当我们将学术视野溯至80年前孙中山的有关主张及设想,会惊奇地发现,孙中山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他关于经济、教育、体育、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仍能给今人带来启发。
    作为今年孙中山纪念周活动的一个创新,为期两天的首届“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于14日落下帷幕。论坛之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亮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各方最新观点碰撞出金光灿灿的“智慧之花”。

今日中山绘就伟人构想城市蓝图

孙中山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之前瞻:从“花园城市”的构想到今日之“宜居中山”

    在伟人的故乡中山,我们惊喜地看到,孙中山先生描绘的“花园城市”、普及教育、全民保障、弘扬慈善等理想今日已基本实现。
    暨南大学历史系的张晓辉认为,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对我国现代城市发展和建设所作的前瞻性阐述,其中不乏科学性预测。其中最具前瞻性的是,孙中山关注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设想。他曾经憧憬过在岭南重要城市如广州等建立花园城市。
    孙中山很欣赏西式现代城市的良好风格,忆及其早年在香港读书时,“暇时辄闲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
    张晓辉指出,鲍罗廷等曾指责孙中山提出了100年后才应该做的事情,这并不妥当。他认为,《实业计划》所规划的未来城市体系,实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远景勾画,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时间上不需要等100年那么久,孙中山关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伟大理想,正逐步变为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生动现实。
    曾被孙中山认为与香港情形迥异的中山,如今也成了一个风景如画的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家乡人民继承了伟人的理念,从一开始谋发展就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作为宗旨,正在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早日建成适宜于人们居住、学习和创业的“花园城市”而不懈努力。

早期乡村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孙中山先生曾倡导建设“模范城市”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建设 “模范城市”,他胸怀雄伟抱负,谈到要使汉口成为“模范之市”,广东成为“模范省”。巧的是,1929年2月,中山县被确立为“模范县”,直到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因日本的入侵,中山的模范县制至此停止。
    中山大学历史系陈志国介绍说,中山模范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举措,如着手进行地方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订立自治章则与计划,大力宣传自治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中山县在革除乡村社会陋习的同时,还着力引导和提倡新的社会风尚,中山县民众教育馆连续举办了二届集体结婚。结婚证书,有最高级长官负责签署,结婚地点,又是公开机关,光明正大。
    陈志国指出,民国“中山模范县”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所采取的种种举措,毫无疑问对于复兴和改造乡村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中央级、官办的典型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是近代南粤复兴乡村行动的有益尝试,并且对我们今天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孙中山的“福利社会”梦想在家乡逐步成真

    “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这是孙中山所期望的福利国家。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是他民生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中山看来所谓“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即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人民的穿衣、吃饭和其他生活需要,要解决民生就必须为民众提供社会福利。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杨琪认为,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其突出贡献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把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实现全民保障作为政府的职责。孙中山主张利用国家资本,借助行政的力量重新调节财富。广州大学的赵春晨就指出,孙中山强调 “还政于民”,是当今我们所说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思想的萌芽。
    孙中山特别强调为弱势群体谋福利,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救济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的高中华指出,最能说明孙中山社会救济思想成熟的就是他主张救济立法化和救济思想成熟化,孙中山十分重视社会救济立法和建立专门的慈善机构和团体,他多次将中国的慈善事业与教育相提并论。
    中山人正是沿着孙中山弘扬慈善事业与实现全民保障的信念坚定前行的,每12个中山人就有一个投身于义工行列,一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已成为中山新民俗,其形式正是继承了伟人所提倡的官赈与义赈相结合。政府在推行全民保障,力图让每个中山人都能有一份医保、一份养老保险。

孙中山思想的另类解读:孙中山是中国最早倡导发展社会主义者之一

    伟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吗?如果我们尊重孙中山本人的说法,那么这个几乎被大家所公认的结论就应该重新评论,湖北大学政法与行政管理学院田子渝说,在1912年10月14日“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演说的开场词”中,孙中山第一句话自认“鄙人久为怀抱社会主义之一人”,后来又多次坦然宣称“余实完全社会主义家也”。
    此次博士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有莫大关联。湖北大学政法与行政管理学院的田子渝指出,社会主义元素贯穿于这位近代中国第一号革命家、思想家一生是不争事实,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列宁主义,无论对西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及其思潮,孙中山都采取拿来主义加以改造,与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他将这个独特的思想体系起名为三民主义,并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括在内。孙中山说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社会主义、集产主义、共产主义均包括在民生主义之中。孙中山在论述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时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 。”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杨海亦认为,在孙中山的许多著作、演说、信函中都论及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仍体现出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实践意义。孙中山曾提出,“中国是一个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她的政府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只有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人民才会更加幸福,苦痛才会减轻,社会主义将会治愈他们的痛苦”。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经济问题,因此,用民生两个字来包括社会问题,较之用社会或共产等名词为适当,切实而且明了。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解决民生问题,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呢。孙中山设想,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大力发展实业,“要使实业发达,非门户开放主义不可”,“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两种人类进化之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
    杨海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其最终目标,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但他没有照抄马克思的理论,也没有照搬苏联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套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这无疑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中山对媒体的利用相当成功!”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的景东升认为,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记者群体和其背后的报刊对孙的事业起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党人经过了办报的锻炼,成为针砭时弊的斗士;非党人的记者群体和报刊则有意或无意地为孙氏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就此而言,孙中山对媒体的利用是相当成功的。
    实际上,孙中山与报界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报界通过对孙先生的追踪,及时了解作为国内政治势力的最新动向;孙先生则利用报界的大众传播媒质,广为阐发对时局的看法和政治主张,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孙中山的名字因其伦敦蒙难,不胫而走于华人世界,这得益于伦敦报界的披露。在其后的革命生涯中,一方面,孙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对象,这包括他的活动、演讲、谈话甚至私生活;另一方面,孙先生因势利导,巧妙借助新闻传媒的力量,不断传播他的政治主张,继而扩大革命影响。
    孙中山曾亲自创办 《中国日报》,香港《中国日报》曾将孙阐释的三大主义刊发,并将其简称为三民主义,从此“三民主义”便成为一专有名词,为国内外所公认。二次革命前后,孙中山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及日本东京、东南亚、美洲等地创办《民国日报》等多种报刊,创办各种宣传机器,初步形成了国民党报刊宣传网。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1-15 记者:赵伟、禹媚



上一篇: “四大寇”后人齐聚伟人故里
下一篇: 陈锡祺身后千余书籍、手稿捐故居:追思会上其家属完成捐赠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