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网讯 在孙中山故居的围墙内,横卧着一株已120多岁但仍蓬勃生长着的酸豆树,这株1883年由孙中山亲手种在自家门前的酸豆树,日前与其它三株具有中山代表性的古树,被我市推荐给《中华古树名木大全》收录。《中华古树名木大全》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编印发行,入选的古树名木要求具有生动的历史文化传说、长势独特、珍奇稀有、具有代表性。据了解,入选“中华古树名木”的古树,要求有500年以上“高龄”,而名木的树龄则不作限制。名木是指在历史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史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除孙中山故居酸豆树外,我市推荐的另3株古树名木分别是:黄圃镇镇一村北头岗边老樟树,南区寮后村前古榕树,东区小鳌溪村的老人活动中心内600岁樟树。
伟人手植树 酸豆一株起卧龙
在孙中山故居的围墙内东南角生长的这株酸豆树,真实树龄121年,树高10米。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读书归来,带回了这株酸豆树的种子,并亲手将其种在自家的门前。1931年被台风刮倒,折其枝干,拔其须根,但主根吃地三尺,至今已长成参天绿伞。我国近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1961年3月参观故居时赋诗一首:“酸豆一株起卧龙,当年榕树已成空。阶前古井苔犹活,村外木棉花正红。……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
北头岗边樟树 记载一村历史
在黄圃镇镇一村北头岗边有一株古樟树记载着这条村子的历史。据传说东晋八年(公元412年),钟、石等姓人从南海和番禺县迁此,在明顺天四年(公元1460年)有新会和顺德县人迁此,当地的老人说这株樟树就是在新会和顺德人迁入开村时所种,距今已有500多年了……这株樟树虽经历了500多年的沧桑岁月,但现在依然是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令人称奇的是在两个分杈分别附生着一株细叶榕和万年青,并紧紧地贴在母树上。
小鳌溪村樟树 历过大火更显生机
小鳌溪村樟树是我市推选的4株古树名木中最老的一棵树,位于东区小鳌溪村的老人活动中心内。据说在公元1341年建村时已有此树。记者发现,这株老樟树虽然年过六百,但树干雄健,树高达13米以上。在老樟树的基部有两个大洞口,弯身钻入洞内,豁然开朗,原来树体已中空,可以容纳2—3个成年人进入,树体内四壁光滑无比。据说原来树体内有很多纵条状的木质,可以借助它爬到树顶,但在1993年某日晚上11点多的时候,这株老樟树突然自燃,火势猛烈,从基部洞口和老枝的洞口处冒出滚滚浓烟。也就因这场大火,把树体内四壁烧得滑如刀削,人们也再难从树体内爬上树顶了。
南区寮后古榕树 好一派君子风度
南区寮后村前这棵古榕,距今380多年。潇洒伟岸,虽没有奇形怪异之造型,但生长整齐犹如谦谦君子,自成一景。树高28.28米,在主干约2.5米处开杈,由一变五,各枝向各个方向均匀撑开,雄健有力,蔚为壮观。1998年6月,这棵古榕被公选为“长岭绿色世纪行的中华100棵名树”,成为市内首株中华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