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家世――资料与研究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目录        

六、研究与评述(D)


国父家世源流考(二)

(选录)

      国父上世与头孙氏同源说之非是

 

    而说者又谓国父上世与中山县左埗头孙氏为同出一源,邓慕韩先生致西南执行部函,即曾依此立论。此盖以国父昔年自檀香山赴金山,以避人耳目,曾改称左埗头人,或缘此遂被认为同源,亦未可知。罗志希先生(家伦)编孙中山先生伦敦被难史料考订,载出使美国大臣杨儒致出使英国大臣龚照瑗函附件,即撮叙金山冯总领事词蘅禀函电报详细节略,谓:

    “孙文原字帝象,别号逸仙,改字载之。香山蔡坑村人,现改称早埔头人。年约三十左右。身材短小,面黑微须,剪发洋装。由檀香山行抵金山。同伴有二洋人:一名卑涉,亦美国金山人,素系檀岛银行副买办;一名威陆,亦美国人,向在檀岛服官,前次创议废立,因未隶檀籍,所谋不逞。均挟厚赀,居檀年久。是否孙文同党,尚难臆断。惟见同船偕来,交情甚洽。孙文借寓金沙加冕度街(Sacramento Street)第七百零六号门牌,华商联胜杂货铺内。闻不日往施家谷,转纽约,前赴英法,再到新加坡。并闻有沿途联合会党,购买军火,欲图报复之说。该犯随身携带私刊书两本,虽无悖逆实迹,检其上李傅相书,确有该犯之名,显系孙文无疑。现将该书设法觅取寄呈。俟访明该犯赴纽行期,再行电禀等语。查阅该犯书册两本,一系摘录明黄黎洲明夷待访录中原君原臣二篇,卷端加一小引,自称杞忧公子;一系上李傅相书,洋洋万余言,自称文素在香港习西医,已蒙考取,欲乞傅相专委筹办农务。两种文笔俱畅达,已附致总署备核矣。”

    按此所云蔡坑村,即诸书所云之翠亨,早埔头即诸书所云之左埗头。国父之改字载之,与改称左埗头人,盖欲避人耳目,达其革命使命,观冯词蘅所禀情况,即可察其底蕴,非谓国父亦自以为左埗头人也。左埗头孙氏,似为自东莞所迁出。西南党务月刊第二十六期,载左埗头孙氏族谱世系图,文作:

   又同图载偏祠神位及正祠神位次序,文云:        

    “始祖常德,二世祖贤,号鹤湖,三世祖礼湮,号耿明,四世祖受,五世祖玄。”

    “正祠神位,皇明恩荣宠锡,始祖宗缔儿,号乐川。”

    左埗头孙氏以缔儿号乐川为始迁祖,而缔儿上世又自东莞沙头迁出,其系统固极分明。国父之上世源流,虽据同上党务月刊第十四期所载总理世系图,亦称其始迁祖宗与其兄儿,同为玄公字礼赞之子,然儿之不作缔而作,其别号不作乐川而作乐千。而左埗头孙氏族谱世系图亦无宗或缔宗其人,苟宗与缔儿为同自东莞迁居中山县之兄弟,与居地为相邻二村,子孙必易以来往,即不祀之于祖祠,亦当列之于家谱。今竟阙而不书,则其不相连接,而非同出一源,亦可知矣。

    又同上党务月刊第十四期,又曾载总理家谱四修谱序,谓:“余族谱系自英宗公创始于雍正癸卯,祖乐川公,重始迁也,上及常德公,溯重源也。”玩其语意,当为自左埗头孙氏族谱所录出之序文,非翠亨孙氏所自撰,故其所述祖先名字,无一与国父直接世系有确实关系者。又同刊同期另载总理家谱序,虽于题下注云“据云总理之父笔记”,然究之该序实为混合二段事由之作品:其一为关于乐千乐南复回东莞至十一世祖瑞英始迁居迳仔之事实,已如上文所引;其二为国父之父达成公迁葬其祖先坟墓之事实,其文云: 

    “兹于前先祖在涌口村所葬之山,于光绪六年七月,一概已将先祖之故墓一切搬迁回来,在翠亨村头尖,土名竹篙龙真武殿安葬;惟因拜扫路途遥远,往来艰辛之故,是以香山各叔侄(贸易生意),捐签银两回来搬迁,以得清明拜扫,来往就近之便也。”

    该序文将此段史实录于十一世祖瑞英迁居迳仔一事由之上,实无相连关系,盖国父上世曾一度居涌口村,稍后始移居翠亨,迁葬坟墓为国父一家直接史事,而瑞英公迁居迳仔一事,当为录自迳仔孙氏家谱或根据其他传说而记录之复制文字也。由所谓总理族谱之转抄左埗头孙氏族谱与迳仔孙谱或其他传说观之,其所记录自十二世祖连昌公以外,由不相衔接之宗以至始祖常德公,似皆为迳自别谱所抄入,非其固有世系。

    邓慕韩先生致西南执行部函,以“上沙员头山左埗头各谱均载始祖为常德公”,寻而遂谓“常德公为孙姓来粤开族始祖,确无疑义。”叶溯中先生所作中山先生之先世,亦谓常德公为总理始祖;且以尝根据孙绳武等呈文,并谓常德公在元为杭州刺史,与杭州有一段因缘。而吴稚晖先生(敬恒)等亦盛称常德公及其远祖孙固之为人。今按国父先世,既未必与左埗头孙氏为同一本源,亦未必即出于东莞上沙或员头山,则其入粤始祖之是否与左埗头或上沙员头山之孙氏入粤始祖为同属一人,亦未能以片言肯定。考广东各地孙氏多自外省迁入,其源流派别,不一而足。例如中山县小榄孙氏,即不以常德公子孙同派。民国香山县志续编卷三舆地氏族:“孙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羊城。爰及有明三卫兵移居小榄,永奇与弟永源同隶后卫陈宪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现历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可知即就中山县之孙氏而论,亦派别不一,未可悉以常德公子孙目之也。

 

      国父上世源出于广东紫金忠坝公馆背之证据

 

    然则国父上世,果自何地迁出乎?欲释此问题,果当从何处着眼乎?曰:此须先从国父所自述者求之。考美人林百克(Paul Linbarger)孙逸仙传记(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谓国父自述其祖祠,原在东江之Kung  Kun村,迁居中山,才数代耳。其文云:

    “记得有一天,著者问孙博士道:‘博士,人家说你是生在火奴鲁鲁的。这话确不确?’他笑着¾¾当他说到同志的时候,总是笑的,¾¾说道:‘这种传说,确是有的,我的几个过于热心的同志,以为我倘若说生在火奴鲁鲁,便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保护,而同满清反抗。我也确是在那里住过几年,所以他们便这样说。其实我和我的几代祖,的确是生在翠亨村里的。不过我家住在那里,只有数代,我们的家庙,却在东江的一个龚公村(Kung Kun)里。(据开智书局译本第一章翠亨)”

    按林氏追随国父多年,所言当自可信。兹就其所言东江Kung Kun一语考之,国父之先世居地,亦似不在东莞。何则?东莞为清广州府属地,平日皆与南海番禺顺德等县并称,所谓“南番东顺”是也。虽其地为东江最下游所经,然依粤中旧俗,自博罗惠阳,以至紫金河源龙川等县始称东江属县。如国父上世居地确在东莞,则以东莞一名之易使人明晓,即但称家庙在东莞或东莞某一村足矣,何必复冠以东江一词乎?至上沙乡则更在东莞南部滨海之地,冠以东江,更不类矣。

    Kung Kun一词,究为何地译音?则为研究国父上世源流之关键所在,不可不严为考求。开智书局汉译本孙逸仙传记,译作龚公村,殆为依音托字之译词,非东江各地果有龚公一地名也。考Kung一音词,确为公字对音,而Kun则为馆或莞对音,公莞于文义无着,东江各县亦无如此地名。而公馆则为普通名称,广东境内,以公馆为地名者,南路合浦县东部有公馆墟,东江紫金县忠坝旧有公馆背村。南路公馆墟与国父所述方位不合,紫金公馆背村则方位正符,而其地又确为孙氏所居,则Kung Kun为公馆对音,而紫金公馆背村,殆可为研究国父上世源流问题之一着眼处矣。

    而证以自顷所发现之紫金忠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则所谓国父十二世祖之连昌公,与国父所述家庙在东江上Kung Kun村者,皆一一相合,而年代亦相符,其非偶然类似,实无可疑。该谱所载孙氏源流之一段云:

    “十世祖讳宗荣公,葬于上正约口坑凹口寨。妣叶孺人,葬于杉子坑半岭。生鼎茂公,鼎标公,鼎山公。”

    “十一世祖讳鼎茂公,葬于铁炉坑粪箕窝。妣谢孺人,葬于林塘肚食水坑田面上河树岗。生三子:道元,桂元,发元。”

    “十一世祖讳鼎山公,妣陈孺人,合葬于祖屋背左片,寅山兼甲,尾宿十二度。未传。”

    “十一世祖讳鼎标公,葬于水口,未知何穴。妣叶孺人,葬于径口,未知何穴。生三子:琏盛,琏昌,琏桥。”

    “十二世祖讳道元公,妣朱孺人,未传。叔祖兰公,葬于下角劳楼场,未知何穴。伯祖继东公,葬于祖祠屋背,未传。”

    “十二世祖讳琏盛,未传。”

    “十二世祖讳琏昌公,移居增城(原误笔作曾城),于后未知。”

    “十二世祖讳琏桥公,移走他方未知。”

    琏昌之琏,虽视翠亨总理故居所藏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所载十二世祖连昌公之连,多一偏旁,然此类偏旁或加或不加,为粤中命名与家谱著录之常例,绝非相异之二名,观该谱旧抄本之书增城作曾城,知其抄手本非能文之士,其非伪作冒充之文籍,正亦在此。而该谱所述家世,亦确与公馆背一地名有关,其文云:  

    “(始祖)友松公,孙百(原作伯)三十三郎,葬贺约林和塘,螳螂捕蝉形,酉山卯向,妣骆八十娘,葬发岗头墩子上(原作不子上)。所遗祭田,小地名(原作小土名)林塘肚。又忠坝公馆背,灌水塘,杨坊矿石屋下三坟地。旱塘仔即上镇约开基之始祖也。分四房:长房祠堂上孙排,二房祠堂上袁田,三房祠堂下孙排。黄牛挨磨,即开基祖祠是也。”

    所谓“忠坝公馆背”,今称中心坝公馆背,地在上下孙排之间。下孙排今无孙氏屋宇,盖已移为他族居地。上孙排今称孙屋排,其南有孙氏宗祠,与“公馆背”相接,今仍为友松公子孙所宅居,即所谓“黄牛挨磨”祖祠也。此与国父对林百克(Paul Linbarger)所述家庙在公馆村(Kung Kun)一事实,完全相合。而友松公入居紫金,在朱明永乐年间,所传世次,与翠亨孙氏世次,年数相合。该谱卷端载光绪二年孙见龙撰谱序云:

    “我祖友松公偕弟友义公,大明永乐年间,由闽迁居嘉应州长乐县,迨隆庆三年,新建永安县,即惠州府永安上镇约开基始祖也,迄于今,来永者十有余世矣。”

    自明永乐中叶,至上文所考定之连昌公生年,即康熙八年,凡历二百五六十年,平均每世积二十余年,以中国崇向早婚,生子较早之情势考之,亦无不符。而今日忠坝孙氏,已传至十八九世,亦与国父一家之世次相近。盖年代与世次,亦无稍异。其非偶然巧合,更可知矣。考永安今名紫金县,明初为惠州府属归善河源长乐三县属地。隆庆间以土寇初平,析归善古名宽得二都,长乐琴江都,及河源蓝能,为新县,锡名永安,仍属惠州府。[1]  忠坝在旧属长乐琴江都,而长乐于清初改隶嘉应州,故孙见龙谱序,遂谓友松公迁居嘉应州长乐县也。琴江都分上正、中正、贺冈、袁田、秋溪等五约,上正中正,又称上镇中镇,秋溪约又称清溪约,忠坝则在上正约内。忠坝孙氏,当全盛时,殆分布于上正中正贺冈袁田等约,惟今则非昔日比矣。

    至忠坝孙氏族谱所述连昌公移居增城后即未知下落者,或以其人辗转迁徙,所传丁口无多,因失于连络,亦未可知。而当日紫金人民之移居增城,则似为相当普遍之现象,不仅忠坝孙氏为然。乾隆增城县志卷一舆地,曾略述其事,文云:

    “明季兵荒叠见,民多弃田不耕。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维难。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有英德长宁人来佣于增,葺村落残破者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稍稍至。清丈时,山税之占业浸广,益引嘉应州属县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而杨梅绥福金牛三都尤多。”

    惟连昌公在增城,似居殖未久,即辗转迁居中山县涌口门村。故在增城未留若何明显痕迹,而其卒年与葬所,则已在涌口门村。忠坝孙氏族谱所以记云“移居增城,于后未知”者,意即因此失去联络之故也。

    而国父自述,所以称家庙在东江上公馆村一小名,而不言永安忠坝一较大地名者,当根据其家历代父子口头所传述。按各地人民外出耕殖,其为一县一邑成群迁移者,必统记原籍县邑总名,以为号召互助之根据;其各人原居乡镇小名,往往浸假失记。其为一村一家之辗转移殖者,必仅记原居乡镇小名,文籍既鲜携带,于原籍县邑之总名,必浸假失记。[2]国父上世之移居中山县,本非自永安直接成群前往,故于东江原籍,遂只记公馆村一小名也。

 

  紫金忠坝孙氏之源流与迁移背景

 

至紫金忠坝之上世源流,则据上述孙见龙所撰谱序,谓出于唐末之孙。其文云:

“迨及公,族众曰百将公。因唐末黄巢作乱,以公才武,选为百将,引兵游于闽越江右之间,遂定居于虔州虔化县,即今赣州宁都是也。以功封为东平侯,苗裔定居汀州府,或居雩都城内,或居本郡,或居雩都青塘,或居安远。……积德后昌,生齿日繁,其子孙遂多莺迁。”

公确为宁都南门外孙氏始迁祖。近日浙江东南日报社曾派记者至宁都考察,谓曾于该县南门外直街孙世通家,借阅其第八修与第十一修各族谱,[3]内载:

“始祖讳,乃堂中书舍人讳拙之子,唐僖宗中和三年,因黄巢之乱,充承宣使,引兵游击闽越江右间。以功封东平侯,嗣略至虔化县。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请留,遂定居该县。公娶陈氏,生一子讳实。实公生士元公。”

公则原籍陈留,与宁官田孙氏族谱云:

“四十一世拙,字玄几,唐为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四十二世,号百将。为粤赣闽开基始祖,原居汴梁陈州。唐僖宗时,因黄巢之乱,以公才武,选为百将,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屯于虔州虔化县,即今赣之宁都也。中和四年,乱既平,封东平侯,遂为我始祖焉。”

按汴梁即今开封,陈州即今淮阳,皆在河南东部。惟陈州素不属汴梁,此当为陈留之误。是忠坝孙氏,其先盖宅居陈留,至唐末始以黄巢之乱,徙居宁都。按黄巢于唐僖宗乾符初,为乱于鲁豫皖间,驱河南山南二道百姓十余万,进掠淮南,为官军所阻,乃转寇浙东,旋收众踰赣,破吉虔饶等州,复刊山伐木,东掠闽西建州,于乾符六年,进陷福州,旋复退赣,出湖湘,至桂管,进寇广州,会大疫,引众北还,沿湘下衡,破潭鄂诸州,复趋宣州,进迫广陵。所过,居民逃散,官兵望风而降。广明元年九月,遂北渡淮水,攻陷洛阳,又进据长安,称齐帝。计巢自发难至称帝,为所屠毒者以今日省份计之,前后殆达十省。[4]就中尤以今日河南省西南部中部,湖北省东北部,湖南省东北东南二部,广西省东南部,广东省中部与西北部,江西省中部与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与西南部为最烈。惟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北部,未受巢害,为当日避地良所。虔州虔化县,即今江西宁都,扼赣省东南咽喉,公以堵御黄巢之故,而定居其地,实为当日局势所必然。观陈观酉所纂赣州府志卷五十八人物仆都监传,载仆都监以巢乱避居虔化,知当日自中原避地宁都者,且必甚众。其文云:

“仆都监,逸其名,官司天监都监。黄巢之乱,与杨筠松避地虔化,遂以青鸟术传中坝廖三传,三传传其子瑀,瑀传其婿谢世南,世南传其子永锡。”

公子孙之散居于赣南闽南与粤之东北部,亦为自然之发展。即宁都孙氏,传至宋代,亦名贤辈出,如苏过斜川集卷五,载孙志康墓铭,述志康与其父立节之学术道艺,即其明证。[5]惟忠坝孙氏,上世果自宁都迁闽何县?复由闽何地迁粤紫金?则忠坝孙氏谱未见明载。考宁都南门外直街孙氏族谱,载公有第四世孙曰承事者,其后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余各房则无迁福建者。[6]是忠坝孙氏当自长汀之河田所辗转迁至。惟其在闽之世次与名讳,则非详考福建长汀等地孙氏族谱,及其他文籍,则未能遽为追述耳。

至紫金各姓,如忠坝孙氏等之所由多移居外县如增城等地,则似与清初粤东反清复明之运动有关。盖即以抗清不成,被迫解散,其子若孙之移居外县,或竟如逋逃。故文籍难存,事迹湮晦,非就当日局势多为考核,则难洞明其人之所由迁移转徙也。考紫金琴江都秋溪约,明末有义士钟丁先者,尝于清兵入粤时,起师与抗,既屯重兵于忠坝凹口,而其地亦为孙友松公子孙所分居,[7]非其人曾应丁先号召共为勤王,料丁先未必能如是部署,亦未必有如是重兵也。按道光间永安许鼎亨,尝辑刊丁先遗文,名钟义士集,[8]末附传略一篇,于丁先集义民抗清事,颇有记述。文云:

    “钟丁先,字后觉,又字南山,永安琴江都清溪约人。父国祥,邑庠生。丁先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生。自幼颖异,弱冠补博士弟子员。崇祯十五年壬午,吴韩起夏允彝主广东乡试,举丁先第一。旋丁先北上会试,猝遇流寇,至河而返。癸未国乱,越年甲申,李自成陷京师,吴三桂引满清入关,丁先闻变痛哭。顺治三年,清兵徇岭表,所至皆下。丁先招集义民,据永安抗清,意图恢复,有众千余,屯于凹下山。时桂王方都肇庆,称端京,改元永历,授丁先监军道,旋升参议,后升广东按察副使。桂王奔粤西,号令隔绝,丁先知势不可为,即解散义兵,居蓝塘下石彼岸庵,削发为僧,号忏云。府县及平靖二藩,皆致书招丁先出仕,丁先坚辞。答书风霜满纸,忠义凛然。丁先气性刚毅,学识渊深,才节兼全,智勇俱备。在彼岸著四书明微若干卷,未刊行,今无知者。后离彼岸,卒于里舍,年岁失考。后裔俱往四川。”

所谓凹下,又称凹口,盖为出入忠坝唯一孔道。按忠坝为琴江都小盆地,东西南三面,群山环抱,成为天然屏蔽,惟北面有琴江,自五华蜿蜒而至,入境处,左侧二山,有险道可达,即所谓凹下山也。以地势险阻,易守难攻,故为兵家所重视。忠坝当明清之际,以孙、杨二族为大姓,今二族已式微;代之者为温姓。丁先所集之千余义民,虽名氏无考,然以当日情势勘之,必有忠坝孙氏如上述家谱所载十一世鼎茂鼎山鼎标,十二世道元继东连盛等参与其间;不然,不致以凹下为屯兵所在。观丁先答平靖二王书,谓:

“为遵王谕归农事:先登于崇祯,授官于永历,正也义也。永历元年,擢福建监军道,二年升参议,三年升今职,与汀州贺总兵鏖战数月,与惠州黄总兵相持二载,与班固山连总兵郭总兵向牛录白牛录,各战数十合,此皆先之往事,不容掩也。今者西粤之报梗绝,明主号令不及,所欠古人,只一死耳。……先未出土,三代祖骸被戮,千里入觐,先断有所不敢。”

可知其曾与清兵抗战甚力,非得忠坝以至琴江都大部分之人民,相与协助,使无内顾之忧,能如是作战耶?若更证以忠坝孙氏族谱所载十一世与十二世诸族人多明注“未传”一事实勘之,其曾参与抗清义师,更昭然其若揭矣。

今忠坝人民,皆谓父老相传,其地在明清之际,战祸濒盈,民多流徙。而勘以许鼎亨所作钟义士集跋,亦知紫金人民当日确曾以遭变而离散于外,其文云:

“夫自崇祯壬午以后,世事变更,人民离散,即家中契券产业,消归无有。而此卷至今二百余年,岿然独存,此虽人重先生手泽,抑亦先生之灵有以使人流传之而不灭者。”

夫既丁先三代祖骸被戮,子孙多往四川,而紫金人民亦以世事变更,而多数离散,则谓曾于其地屯集抗清义兵之凹下居民,及与凹下相邻而关系甚深之忠坝孙氏,而克不受影响,靡有迁移,决其无是理矣。此为国父上世自紫金向外迁移之背景。国父胞姊妙西,尝谓其家先人,在清从无应举觅官者。倘亦与此有关乎?

抑此外尚有可附为注意者,即太平天国之创建者花县洪秀全,其先世亦自广东东部之嘉应州所迁出,其迁移之年代与背景,亦与国父上世自紫金所迁出者略相似。 [9] 按花县洪氏族谱,载其嘉应州始基祖为念九郎公。念九郎之曾祖贵生公,于元代由闽迁粤丰顺汤田布心。至念九郎之妣及子法珩,复于明初再迁嘉应州石坑堡。至十一世三公,于康熙中叶,再迁花县官。考花县原为番禺南海增城交界地带,清初广东东部各地抗清义民,颇入据其地,清所封靖南平南二王,先后平定其地,收为王庄或官庄。后平南王子尚之信,应吴三桂约,起兵反清,向日义民,因据地遥应大举。及平藩被灭,义民受剿,清于其地,建为花县,以安抚义民,并招致东部农民,相与垦殖。而嘉应石坑堡洪氏十一世祖公,遂辗转移家其地。与国父上世,盖源流相似云。

……

 

十二  结论

 

要之国父之家世源流,自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自闽迁粤紫金县后,至国父适传十八代,世以耕读为业,各代之名讳世次,皆甚明确。自友松公至十一世祖鼎标公,俱住紫金忠坝,以鼎标公一支,尝开基于忠坝公馆背,故国父尝称其家庙在东江上公馆村(Kung Kun)。自其十二世祖连昌公于清康熙年间由紫金迁居增城,未几复迁中山县涌口门村,越二传,至十四世祖殿朝公,又自涌口门村迁居翠亨,至国父本身,适传五代,故国父尝谓其几代近祖皆住翠亨。至其远世源流,则唐以前俱住陈留,为中原世族,自唐僖宗时黄巢变乱,其远祖公,始以领兵堵御之故,迁居江西宁都,历五代至宋,子孙浸多,散布于赣南、闽南等地,元明之际,始多自闽赣,迁粤,国父之入粤始祖友松公,即自福建长汀河田迁粤之一支也。

至其在粤之迁移背景,则十二世祖连昌公之迁居增城,实与其上世之曾参与抗清义师有关。盖义师解散,故里受迫,其子若孙,遂浸徙于外也。而其自增城迁居中山县涌口门村,则更与顺、康间清廷迫令粤东濒海迁界复界有关。唯其辗转迁徙,皆有所不得已者,且尝蒙受绝大痛苦,故其民族意识,亦愈传袭而愈深切。而迁徙之际,辄受自然淘汰与人力胜天诸作用之支配与影响,终以优者而得生存演进。至国父遂以接受家世传袭,及时代刺激,与国父本身之奋斗,遂挺然为旷世英豪,而为民族国家之领袖,盖其导源甚远,故其洪流弥长也。此则今所考述大凡也。

惟此外尚有须附为说明者,历史之研讨,全以资料之获得为凭准,而资料之搜访,又往往受时间与地域之限制。今兹所考,如自国父入粤始祖友松公以上至公之世次名讳,皆以资料不备,未能明述;而自友松公至国父十五世祖恒辉公,亦仅略举其世次名讳与迁徙背景,其余生平行谊,多未提述,盖亦以资料尚缺乏也。海内不乏鸿博而富庋藏之君子,甚望能以此类资料,惠赐补订,或藉为更进一步之研讨,而别为一书!学术乃国家公器,倘蒙进而教之,则尤馨香祷祝焉!

 

      国父家世源流考跋

 

    以救国救世界之三民主义,再造寰宇,以致知力行唯生之学术思想,启发多士,以大雄无畏,至诚不息之精神,感召万汇,若国父孙中山者,盖所谓以一身参天地之造化,以一言启世运之新机,其生也人类之大幸,其薨也人世之大戚,千秋万祀,虽欲不为皈依,不可得也。

    香林曩岁寄居旧京,尝数往西山,谒国父灵柩,山高地爽,默念宇宙无穷,国父如在。会政府为奉安大典,灵柩南移,道路趋跄,万方致敬,香林恭睹其盛。后数年,香林执教于纪念国父之中山大学。又二年,讲授南雍。每春秋佳日,驱车谒陵,献鲜花,瞻遗容,训语如新,高明光大,所感发于人心者,未可以言语形容也。香林自是卓然有恭纪国父伟迹之志。

    顾欲恭纪国父伟迹,必先广搜资料,而其最难获致者,厥为关于国父起居言动之资料,与关于国父家世源流之记录。盖前者感人独深,而记录特少,仅昔年追随国父,幸获瞻对之雅者知之。士生若干年后,非分谒先进,博访咨周,慎审追记,鲜克有济。后者系于生命传袭,为阐释国父聪明睿知,与气宇魄力所必参稽。而贤豪兴起,每值巨变迭更之后,耆旧凋零,文籍散乱,自非天假机缘,鲜能守其先世谱牒。香林惧资料日乏,句稽不易,乃于讲授之暇,首为关于国父起居言动之访问注记。二十五年秋,奉命返粤,主广州中山图书馆事,于一般图籍,罔敢或忽,而于访求国父生平与其他与革命建国有关之资料,更竭力焉。而其间复分谒革命先进,与粤中各地孙氏父老,冀以采访所获,恭拟国父传稿。属倭寇侵凌,肆无忌止,所怀未遂,而广州陷没,香林简料馆籍,舶载而桂,间关黔蜀,而所业以阻矣。

    惟香林之志,则未尝一日懈也。会中山大学,奉命迁滇,香林再返授课。越明年九月,学校再迁粤北,山村讲授,如汉初经生,失其本经,口以传习。香林惧讹伪失实,乃与所授学生,倡史迹考访,与资料搜索,数往来湘桂粤间。远近友好,知其嗜史,多以珍相示,或以考订之责委之。而国父上世家谱旧本,遂于紫金忠坝弋获,香林大喜不置。遂参求历年访问所得,与其他有关资料,归纳比证。撰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盖即国父传稿前纪。

    以资料弋获匪易,是以海内人士,党国先达,皆乐予指示。而总裁蒋公,更赐颂题字,孙哲生邹海滨吴铁城陈立夫四先生,赐撰序文,于右任张浦泉二先生,赐予题签,所以昭示隆重,奖掖而教督之者,为惠甚厚。以香林之不才,诚受教而愧甚。然谨证以国人及先达助其研讨国父家世源流之厚谊,知必能于国父起居言动之资料,更有以广其征访,以国父家世源流考之完成,窃不自揆;假之岁月,则国父传稿,亦冀终能撰拟也。斯则香林于感谢党国先达与国人之余,所由恭示其对于国父之景行仰止者,敢不更自奋励以报先达与国人所期望之万一乎!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兴宁罗香林跋

       

据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重庆商务印书馆,1942年12月版。

 

 


国父的家世

 

高良佐

 

翠亨村是国父孙先生诞生的圣地。这三个字太幽美了,当时满洲政府的官文书,也称翠微村,广东人也有叫作翠坑村的。

当国父诞生时,孙家住在这小小的村庄,只有七十年到八十年的光景。在这时期以前,孙家的祖代,因为受了赋税的逼迫,战争的纷乱,不断的迁徙。他们从远代的常德公在广东南雄珠玑巷立下了家庭的基础,才开始做了广东人,那里向来是北人南来的寄居地,这时大约是远在元代。过了不久,常德公带了他的儿子迁到东莞县,这是孙族向广东中部迁徙的开始。到明代,孙先生的第十三世祖礼赞公,又从东莞县的长沙乡迁到现在的中山县(原名香山)东镇涌口村。礼赞公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位又分居在左埗头,但他们终于因为不能担负烦苛的田赋,仍然回到东莞县去。后来又因为战乱的发生,他们就没有再到香山来了。但从这时起,孙氏的子孙却已传播到香山。直到孙先生第四世祖殿朝公才从东镇迁到这小小的村庄来住,那时是在乾隆甲午年。算到孙先生诞生时,才有七八十年的光景。

孙先生的父亲达成公,讳观林,号道川,他是殿朝公的曾孙,是一个质朴正直的农民。在早年时,曾到澳门去做裁缝工,有时也充当鞋匠。当时澳门在葡萄牙人经营之不下,繁华旖旎,五花八门。达成公始终认定这是一个可怕的罗网,本着他纯粹的自重心,毅然的离开了这淫靡娇惰的环境,回去享受那卑陋劳苦而淡泊的乡村生活。

达成公回到故乡以后,仍旧从事农田的操作有时也替人家缝纫,以补助农耕的不足。虽是仅有二三亩的田园,但种菜养猪是尽够的。他常说:无豕不成家,要造成一个家,是离不了要养猪的。总之,他是极满足他的农村生活的。他到三十三岁才和杨太夫人结婚。她是杨腾辉公的女儿,生长在离翠亨不远的隔田乡,是一位慈祥贤淑的夫人。她的下颔稍尖,眉清目秀。虽是老年时代,还是很健康的。她小达成公十五岁,这时才有十八岁。他们结婚了十年,才生下了孙先生的大哥德彰公,名眉,字寿屏。接连着又生了长女金星,次子德祐,名典,次女妙西。金星和德祐,都是幼年夭亡。孙先生诞生时,正当达成公五十四岁,杨太夫人三十九岁。孙先生的祖母黄太夫人也在,大约是七十四岁。

孙先生有两位叔父,一名学成公,曾到上海做工,在孙先生出世前二年,就在本乡死去了。一名观成公,是翠亨村里到美洲做工最先一批人中间的一个,但当孙中山出世后一年,他也死在异乡。

孙先生的故居,原来只有几间很狭陋的小屋,前面有广大的旷场,蓊茏的大榕树,和几棵老干纵横的古树,做了他们前门的屏障。曾经见过孙先生父亲的老辈说:达成公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在这大榕树下石凳上坐着,手拿旱烟袋,尽吸。他的脸庞长长地,两颧高高,双眼睇显有神。他的须眉长而且白。穿的是粗布衣裳,有时足登木屐。他总是有事在心似的沉思,有时也爱讲故事给他们听。他是终老在这狭陋的故屋里。直到孙先生二十七岁做了医生,才把赚来的钱,改造了现在的房子,七间轩敞的洋楼,围着矮小的砖墙。大榕树便依然保存在围墙之下。它是一座向西的房子,在全村一律向东的屋子中,是最显著而易于认识的。(摘录拙著国父传纪初稿之一节)

 

据重庆《新民报晚刊》1942年11月12日。

 

 

 



[1] 参考刘彬华等纂道光永安县三志卷一沿革,及卷五人物。又屈大均于康熙二十六年所修永安县次志十七卷,今北平故宫博物馆尚有其书,甚可参考。而屈氏广东新语,有永安县一条,永安三都一条,秋乡一条,火带一条,南岭一条,永安五江一条,永安诸盗一条,永安黄氏三孝子一条,均可考见明末清初紫金景况。又康熙初刊本翁山文外,有永安五列女传,亦可参考。

[2] 族兄梓材参谋长,尝为余言:于驻军粤桂各地时,尝访问当地各乡村之居民源流,其自外地所迁入者,于原籍地名,或统记州邑总名,或仅记乡村小名,求其原因,悉与此所述全同。斯亦治人文地理学者所宜注意者也。

[3] 自民国三十年九月六日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发表关于余新近发现国父上世谱牒一专电消息后,各地报纸悉为揭载。浙江东南日报社,曾特派记者至宁都调查,见广东文化新闻社所出文化新闻第三号史料栏泰和通讯。

[4] 参考旧唐书卷二百下黄巢传。

[5] 商务印书馆新印丛书集成本斜川集,卷五孙志康墓铭,称志康为虔州感化人。虔州即今赣州,两宋虔州有虔化县无感化县,此必虔化之误。

[6] 此据江西通志馆馆长吴蔼林先生(宗慈)所函告,盖该馆曾派人至宁都调查也。参见注二十。

[7] 紫金忠坝凹口寨一带,原亦为友松公子孙所移居,见李蔚春先生所寄余之调查简报。

[8] 参考拙作晚明钟丁先义士集跋,文见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所编书林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9] 参考拙作太平天国洪天王家世考,文见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所编广州学报第一卷第二期。及逸经第二期简又文先生游洪秀全故乡所得到的太平天国新史料。又见花县洪秀全族内所遗家谱抄本,余亦获藏一部,可参考。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