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传略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容闳史料数据库
容闳传略 文物照片 其他照片 名人遗著 报刊史料 研究著述

首页 > 容闳史料数据库 > 容闳传略 >

容闳传略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市南屏镇)人。少年时家境贫寒,在家帮做农活。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黄宽等到澳门马礼逊学堂读书。1847年随校长美国人布朗夫妇赴美求学,两年后考入耶鲁学院(今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为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学生,又是中国第一位获美国文学士学位、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1855年春回国,先后在广州、香港、上海等地任职。1859年入英商宝顺洋行,为洋行采购丝、茶。1860年,到当时的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访问,向洪仁玕提出实行富国强兵、革新教育、改良政治等新政七条建议,但未被采纳,遂于1863年转而对洋务派曾国藩寄予希望,入曾国藩幕府,曾被委派筹建江南机器制造局,赴美国采购机器。


1867年,其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提出维新方案四项建议:一是禁止外国教会干涉诉讼;二是开采矿产;三是选送学生赴外国留学;四是合资开办轮船公司。清廷采纳其建议,每年选送30名童生赴美留学,1872—1875四年共选派120名。清政府派陈兰彬与其二人为留学生正、副监督。陈思想保守,怕学生染上西方习气而离经叛道,其则同情学生,故两人工作意见不合。后来陈向清廷密奏,增派吴子登到美,此后其被陈、吴排挤,改任第一任驻美副公使。在任期间曾到秘鲁调查华工受虐待的悲惨境况,并力阻清政府允许贩卖华工。


1898年,其参加戊戌变法活动,戊戌政变时离开北京,避居上海。1900年参加上海的“中国国会”,被推为会长,受清政府通缉而避往日本,在往日本途中,与孙中山在船上相遇,一见如故。到日本后,和孙中山一起走访宫崎寅藏等赞同中国革命的日本友人,共商革命大计。1901年到香港,居留年余,与兴中会谢缵泰来往密切。此时谢策划在广州举行反清起义,准备成功后建立“大明顺天国”,拥容闳为临时大总统,容闳给予支持。1902年再度赴美国定居并入籍,娶美国女子为妻。1910年邀孙中山赴美商谈,其两人与美国军事理论家荷马•李和财政界人士布司等人相识,表示支持民主革命。1911年,突患中风,卧床不起。获悉武昌起义胜利,即兴奋地致信谢缵泰,欢呼胜利,请谢代其祝贺孙中山将就任临时大总统,并转告孙中山,一旦健康好转,将回国参观。


1912年1月孙中山致函邀其回国赞助共和,但其时因脑出血昏迷不醒。1912年4月21日病逝于美国,著作有《西学东渐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