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问无以建设——在广州岭南学堂欢迎会的演说①

首页 > 孙中山 > 主要著述

非学问无以建设——在广州岭南学堂欢迎会的演说①

发布时间:2018-01-03    

题名: 非学问无以建设——在广州岭南学堂欢迎会的演说①
撰写时间: 一九一二年五月七日
原载: 据《岭南学堂欢迎孙中山记》,载一九一二年五月十六日上海《时事新报》第二张第一、二版
出处: 黄彦编:《孙文选集》(中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全文:                                           非学问无以建设
                                 在广州岭南学堂欢迎会的演说①
                                      (一九一二年五月七日)
    仆今日得贵校诸君开会欢迎,不胜欣谢!
    诸君在此莘莘济济,有缘问学,今我见之,顿触少年时事。忆吾幼年从学村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者。又数年即回祖国,就学于本城之博济医院,与贵校廖得山同学。仅一年,又转香港雅利士医院②,凡五年,以医亦救人苦难术也。然继思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府为之。
    若欲救国救人,非锄去此恶劣政府必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时时涌现于心中。惜当时附和者少,前后数年,得同心同行者不过十人。得此十人,即日日筹画,日日进行。甲午中东之役后,政学
    ①  岭南学堂欢迎会在是日下午举行。该校前身为一八八八年美国传教士所办格致书院,一九OO年改今名,后于一九一九年更名岭南大学,一九二七年由国人收回自办。
    ②  雅利士医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当时中译名为雅丽氏医院,孙中山就读的香港西医书院设址于该医院内。^
各界人人愤恚,弟等趁此潮流,遂谋举事于广州。失败后居外经营,屡蹶屡起。直至去年八月在武汉起事,不半载而大功告成,此固天之不欲绝吾中国也。然则功既成矣,吾从前之志愿岂遂达乎?非也,千未得一也。今日所成,只推倒一恶劣政府之障碍物而已。以后建设万端,待理何人,则学生是也。
    凡国强弱,以学生程度为差。仆从前以致力革命,无暇向学读书。行医日只一两时,而事革命者实七八时,而学业遂荒。沿至于今,岁不我与。今见学生,令人健羡,益见非学问无以建设也。譬诸除道,仆则披荆斩棘也,诸君则驾梁砌石者也。是诸君责任尤重于仆。肩责之道若何?勉求学问,琢磨道德,以引进人群,愚者明之,弱者强之,苦者乐之而已。物竞争存之义已成旧说,今则人类进化,非相匡相助,无以自存。倘诸君如有志而力行之,则仆之初志赖诸君而达,共和新国亦赖诸君而成。是则仆
    所厚望于诸君者。
    据《岭南学堂欢迎孙中山记》,载一九一二年五月十六日上海《时事新报》第二张第一、二版


上一篇: 筑铁路可强国但宜利用外资——在上海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欢迎大会的演说①
下一篇: 实行税契及平均地权之法——在广州报界欢迎宴会的演说和答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