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籍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应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中山籍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应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

    商报北京3 月6 日电 祖籍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濠头村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一早就进入了记者两会采访的视线。昨天上午,在中山籍在京文化名人的聚会中,记者有幸与这位中山乡亲亲密接触。身为政协委员的他向“两会”提交了设计国服的提案,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李延声认为,国服是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性服饰,也是一个国家多年发展历程中文化、艺术积淀的 浓缩产物。国服和国旗、国歌、国徽都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代表。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国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交往空前频繁,国服问题的重要性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     什么样的服装才能当选 “国服”?是“中山制造”的中山装,还是长衣宽袖的汉服?是富贵华丽的唐装,还是妖娆多姿的旗袍?李延声委员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告诉记者,中山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同年公布的《服装条例》又选定旗袍为“国服”。中山装虽然建国后并未被明确定为国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穿中山装。现在,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许多名人仍习惯选择以中山装亮相,其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设计的中山装,主要着眼于政治考虑,略显简陋,还不能完全展示中华民族独有的东方美学神韵,因而也就不能承担新时期国服的重任。而曾经被西方叹为“世界上最性感的服装”的旗袍,则沦为了娱乐大众的“工作制服”。汉服繁冗拖沓,在快节奏社会的今天,显然不能与之匹配。2001年上海举行的国际峰会(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集体亮相。这使得唐装在海内外华人中迅速流行开来。然而新唐装由于设计不够理想,虽然华丽,但显得不够庄重,有点俗气。在迅速流行之后很快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体现国服设计的庄重性和严肃性,李延声建议,以文化部门为主成立“中华服”设计评审委员会,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设计出能真正体现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国服。 

来源:中山商报 2009-03-07 特派记者:冷启迪



上一篇: 首届中山女收藏家藏品展“三八”节开展
下一篇: 中山拟用三年争当全国文明城市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