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寄语中山文化建设:<br/>传统不要丢资源须整合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寄语中山文化建设:<br/>传统不要丢资源须整合

    北京友谊宾馆,蓄涵着京城风雅。红墙绿瓦,高树石景,在依然晴冷的早春,挥洒着北国风情。在这样的环境里,与下榻于此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聊文化,实在是一次令人惬意的采访。

粤剧姓“粤”切莫丢失

    采访的全过程,记者心中一直感叹,没想到这位昔日“尚武”的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却数十年如一日地“崇文”,他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事业的热衷和投入,都令人敬佩。
    “很多人说粤剧已经过时了,没有人愿意看愿意听,其实不然。”他举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明。今年大年初二,陈绍基来到东莞,恰逢广东粤剧一团到虎门农村演出,当时下着很大的雨,天气寒冷,但是广场上8000多人却看得兴致盎然。“前不久,刚成立的香山粤剧团在中山上演《白蛇传》,也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啊!”
    “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就提醒过我,粤剧不能丢,丢掉就没有了。”陈绍基说,现在经济发达了,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发扬光大。
    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筹措资金,成立繁荣粤剧基金会,开展粤剧教育,辅助贫困学生,成立创作中心,举办粤港澳粤剧大赛……陈绍基在繁荣传统文化艺术上可谓不遗余力。

中山文化积淀深厚,挖潜还有空间

    陈绍基是从中山走出去的省领导。家乡提出打造文化名城,陈绍基对此赞不绝口。“中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许多工作做得非常好,正因如此,才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他认为,中山的文化积淀深厚。“这些资源需要很好地挖掘整合。我在欧洲考察时发现,当地略有名气的文化名人,政府都会给他们建一个纪念馆,占地不大,设施也不豪华,却引得全世界的人都去瞻仰。中山也可以仿效。”当得知家乡正在建设博物馆群,其中不乏名人故居,而且市委、市政府连续10年上京慰问中山籍文化艺术家时,陈绍基高兴地说:“这个好!”
    他还建议中山文化建设可以和旅游结合起来经营。例如,香山粤剧团坐落在紫马岭公园,如果将来剧场盖好了,旅游团可以来到这里欣赏粤剧节目,甚至咸水歌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在这里展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到,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陈绍基指出,所谓的文化权益应当人人享有,所有的文化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形式可以多样,看电影、看戏、看展览,各有各的情趣。这些文化资源若能满足了群众,就是实实在在的惠民。

来源:中山日报 2009-03-11 记者苏小红北京报道



上一篇: “孙中山史迹径”首期提前完工
下一篇: 市孙中山研究会送书送展下区镇 首站深入南朗传播“伟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