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读书: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全民读书: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

    不知不觉“4·23”世界读书日又来到我们的身边,一年一度的中山读书月也徐徐拉开序幕。据悉,中山读书月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行了六届。依笔者看来,倡导全民读书,使读书成为社会风尚,是我们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种高尚情操。
    首先,作为城市里的每一个公民来说,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记得小时候读冰心的《忆读书》时,其中令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确实,当今是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稍有懈怠,便有落伍之虞。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才学和价值的重要标准。读书,读好书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知识就是智慧,读的好书多了,我们就更有智慧,更有底气——北京大学王岳川在《一生的读书计划》中这样说:真正的人生需要文化作为底色,文化的传承在于书籍文本和精神禀赋中。
    其次,倡导全民读书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尤为重要。当今社会,网络已经十分发达,许多孩子已经掌握了网络的技术,并且从网络上获取很多的知识;也有很多的孩子喜欢看电视,从电视上获得一些知识,这都是时代的进步,值得肯定。但是,我们往往会担忧,沉迷于网络、留恋于电视机前的孩子们是不是缺少了点什么?
    网络里信息丰富但也鱼龙混杂,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很让人入迷,却往往是用工业化的手段批量生产出来的,使人与现实生活隔绝起来,失去认识、理解现实的能力,在电视面前文化倒是平等了,却平等到了低水准上。读书面对的不是直接的图像而是间接的文字,读者必得有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想像,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参与,能训练思维、涵养精神。书籍无论如何要比网络、电视更有深度,能使人与人类久远的文化传承相连接。全民读书月,正是努力在营造这样一个氛围,让我们的孩子在读书与上网、看电视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
    再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城市的最终竞争力就是文化。而长期以来,人们更关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而相对忽视了隐形的文化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权利问题正从隐性层面上升到显性层面,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问题日益突出与迫切,这也因此构成了政府公共文化行政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市民文化生活中,阅读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持久的文化需求,可以说,阅读权也是市民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文化权利之一。而举办读书月正是有效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一种途径、载体和方式。据悉,今年,以“悦读·和谐”为固定主题的读书月活动拓宽了范围,提高了参与度,包括十大板块、200多项内容,同时把社区、农村、学校、单位、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纳入到读书月活动中来。如此大的覆盖面,正是为了满足各个阶层市民的文化需求,最大程度上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总之,倡导全市人民多读书,形成人人向学,处处求知的氛围,是一座文明城市的高尚情操。而读书的风气浓郁与否,读书的水平深入与否,则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表现。
 

来源:中山日报 2009-04-24 作者:礼 谏



上一篇: “青春畅游伟人故里”活动昨启动
下一篇: 书香飘中山满城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