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观众让历史鲜活起来——博物馆日中山各博物馆注重与观众互动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走向观众让历史鲜活起来——博物馆日中山各博物馆注重与观众互动

 
■ 博物馆是城市或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去参观它的博物馆。
■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

    今天是第32个“国际博物馆日”。我市今年开展的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成了最大的亮点,市博物馆趁势推出了 “博物馆之友”和“博物馆志愿者”两个体验参与的项目。
    中山本地博物馆已经开始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寓教育于美学欣赏和互动游乐”的角色,开始注重接近公众,大比例地加入了各种互动元素,一扫往日乏趣沉闷的形象。
    收听艺术讲座、参加中山古迹之旅、免费携亲友参加展览、交流文博知识、购买纪念品享受优惠……中山的文博爱好者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团队:“中山市博物馆之友”,多项会员专享的权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5月16日,“中山市博物馆之友”正式宣布成立,120余位会员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会员卡,其中不少人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据介绍,“中山博物馆之友”的招募活动将于5月31日截止,为众多报名者热切期待的中山古迹之旅,预计将于今年暑假期间推出亲子路线。届时,将会让文博爱好者们看到很多原生状态下的文物。
    博物馆的展品内容和观众欣赏水平之间总是有着或近或远的距离,为了消除这种“观赏鸿沟”,国内各大博物馆如今普遍引入了志愿者团队,中山市博物馆也发出了“志愿者招蓦令”,并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
    要成为博物馆志愿者,需要经过报名筛选、面试、系统培训等几重关卡。同时,志愿者在准备讲解前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他们还需要放弃自己的部分休息时间,每月提供不少于10小时的志愿服务。让人欣喜的是,已有50名申请者通过面试。预计7月初,经过考核的首批合格志愿者将走入博物馆,将主要报务于讲解展览和活动支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
    中山具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如何才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免费开放是我市博物馆“放下架子”的第一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均敞开大门免费迎宾,观众流量大大增加。
    博物馆成功联姻旅游的秘诀是什么?中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吴春宁颇有感慨地说:“走出去,请进来,博物馆就活起来了。”在这方面,他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中山市博物馆曾经联手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过一个自然科学类的展览,结果大受市民追捧,博物馆一时出现了“爆棚”现象。同时,中山市博物馆积极向外推介本地文化,曾先后到邯郸、江阴、常熟等地展出,下一站计划去岳阳。
    博物馆是城市或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去参观它的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馆长张潮认为,博物馆必须与全社会公众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设法把更多的人带到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视博物馆为一个补充文化营养、获取审美体验的主要去处。
    目前,中山博物馆群建设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议程,我市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新趋势:博物馆种类日益增多,展览呈现方式日益多元,博物馆教育也日益走向社会。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重视与民众互动的基础之上的。

来源:中山日报 2009-05-18 记者:禹媚



上一篇: 奉安大典80之南京篇:南京最后的精神归宿
下一篇: 旅日画家陈贵平作品展开幕:岩彩水墨画惊艳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