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表彰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我市文学、音乐、舞蹈、电视等多个门类的作品共获得4个省“五个一工程”奖和4个“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数量创中山历史之最。此外,市委宣传部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优秀组织工作奖。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我市以创建文化名城为抓手促进文艺创作的经验。他指出,近年来,中山市文学艺术创作之所以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与中山促进文学艺术创作也有一套“五个一”举措是分不开的:我市通过开展文化名城建设,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文艺创作的氛围;在文学艺术创作者中乃至全社会中树立了一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精神;以打造孙中山文化、“三名”文化为重点,找到一个为切入口;通过“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和各种奖励、扶持办法,为中山文学艺术界培育了一支队伍;利用中山的经济模式和特色产业集群,探索了产业文化升级的一套机制。
在昨天的表彰大会上,全省共83件作品获得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其中,我市选送的电视文艺片《中山影杰》,歌曲《金斗湾》、《沧海桑田》,报告文学《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获奖;4年来全省12个艺术门类产生的111件优秀作品荣获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其中我市有4件作品获奖,分别为诗人丘树宏著作的诗集《以生命的名义》,郑集思作词、崔臻和作曲的歌曲《沧海桑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创作的舞蹈《选村官》,中山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艺术片《中山影杰》。
另外,我市和深圳、广州、惠州、肇庆5个市的市委宣传部获“五个一工程”优秀组织工作奖。
获奖感言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廖红球:归功于中山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创作者长期不懈的支持
这次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颁奖,中山共有8件作品入选,在全省名列前茅。这要归功于中山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创作长期不懈的关注与支持,也是对中山建设文化名城战略的检验,在这里,我对中山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们表示祝贺。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委员黄爱东:很高兴见证《中山路》诞生
《中山路》是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的项目第一次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从这本书的创意、策划、寻找作者,到跟作者签合同、与作者探讨构想,到一、二、三稿的审定和提出建议,寻找并与出版社洽谈,一直到开研讨会……我都参与其中,所以我很兴奋。作者杨黎光也通过电话表示,《中山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中山市各相关部门的参与离不开的。
群艺馆副馆长、《沧海桑田》《金斗湾》曲作者崔臻和:推广比获奖更重要
作品拿奖不少,但我觉得对歌曲作品而言,后期的市场推广比获奖更重要。一个作品如果获奖后就束之高阁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资源的浪费。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而言,歌曲的投入很小,可如果推广好的话,对整个城市文艺创作氛围的带动,见效很快。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朱东黎:跟《潜伏》、《喜羊羊与灰太狼》同台领奖,激动!
2007年,我在中山日报社看到记者萧亮忠拍摄的一组表现村官选举的照片,村民们坐着板凳在水泥地上画了密密麻麻的“正”字。我被震撼了。凳子和“正”字是中国乡村民主生活中很典型的元素,我当时就决定要把它搬到舞蹈中来。《选村官》完成后,果然不负我的希望,先后获得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现在,《选村官》和《潜伏》、《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优秀作品站在了同一领奖台上,我觉得很激动!
中山电视台导演、《中山影杰》制片唐纪奎:作品获奖与中山市对文艺创作投入不断加大密不可分
中山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山影杰》挖掘、梳理了6 名中山籍的杰出电影工作者事迹,共12集,在中山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有播出。能够同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我觉得这跟中山市对文化创作长期不懈的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密不可分。除了《中山影杰》,我还参与了《海外中山人》的拍摄,工作人员走遍几个国家寻访中山人,这样大魄力的投入,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来源:中山日报 2009-11-04 记者:连志刚 缪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