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马岭茶亭,始设宋前,初为草寮……”昨日,修葺一新的南区马岭茶亭落成,后人在《碑记》中讲述了茶亭从“草寮”到风景名胜到未来旅游景点的近千年变迁。
茶亭相传为香山通往南洋必经的饮茶休息之亭,古时以骑马、步履、坐轿为旅行方法,官宦平民到此亦歇息。据说宋端宗从潮州逃到香山时,也曾驻跸于此,便取名下马岭亭。在历史上,它曾是文人雅士赋诗作对的去处,也为客商提供憩息之处,现保存较好,是中山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区修志专家雷根成说,马岭人还有好客的传统,习惯于为行人提供免费茶水。
据了解,今年以来,马岭社区共计争取市、区两级专项扶持资金270多万元,启动了重修马岭茶亭、马石路、长寿路、龙环村口四项民生工程,目前已全部竣工,既提升了村容村貌建设水平,又保护了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当日,在市、区有关领导的见证下,马岭社区还举行了工业厂房出租等四大重点项目签约和社保发放仪式。南区安监分局局长、马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国新透露,这四大重点项目每年总产值将达数亿元,创造税收2000多万元,可每年为社区创造集体收入120万元。
来源:中山日报 2009-12-29 记者:晏飞 通讯员:郭敏玲、李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