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倾城之爱恒久流淌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评论:倾城之爱恒久流淌

    春风里,慈善博爱的长河又一次在兴中道上流淌。上万人浩荡前行,爱心恒久流淌,一个城市与一个节日的爱心约会,持续了23年,感动了23年。从1988年的敬老万人行,到现在的慈善万人行,从一个群体到一个城市,小城中山延续爱、传递爱、辐射爱,书写了一部小城大爱的故事。
    大爱是一种坚持。在1988年的“人日”里,一项以步行敬老、义卖筹款的敬老万人行活动开锣,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项活动,居然连续举办了23届,而且捐款总额逐年递加。从1988 年的7.2 万到2010年的7668万多元,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山人对爱的奉献和坚持。如今,经过多年的丰厚积淀,慈善万人行业已成为中山人新春期间的一项新民俗,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博爱”,就是慈善万人行这一文化载体所凝炼出来的人文精神的灵魂,也是中山人以及这座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的精神。
    大爱是一种传递。爱需要传递,才能持久。这一点,中山人做到了。自1988年万人行在中山人民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后,如今,慈善已经融入每一个市民的血液里,体现在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中。23年来,每年参与万人行捐款的市民达100万人以上。今年,尽管路程缩短了,参与的人却更多了,在博爱的旗帜下,爱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谱写着一个城市的“倾城之爱”。
    大爱是一种辐射。这场持续了23年的爱心行动,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面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中山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北京、上海等各地的慈善协会也前来观摩并参加活动,境内外数十家媒体聚焦中山。2008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摘得我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即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标志着万人行不仅属于中山,更属于中国和世界。
    正是这种代代相承,这股爱的洪流薪火相传,至今不息。从慈善走向博爱,从博爱走向和谐,慈善万人行伴随着中山的发展,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成为文化名城的品牌,文明城市的坐标,城市营销的名片。
    当人们的某种活动凝结成一种生命状态时就是文化。慈善万人行经过23年的丰富和完善,已不仅是中山的城市名片,而且体现为全体市民的价值认同,新时期中山人的精神追求,并向周边城市延伸扩展。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3-01 作者:禹媚



上一篇: 25版、近千人飘色现身南朗
下一篇: 万人行巡游,植入广告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