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后天在上海开幕。早在150多年前,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中山先辈徐荣村将所经营的“荣记湖丝”邮寄运往“水晶宫”,开始了中国人和世博的情缘。150年后,中山没有错过这次盛会,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山将以“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馆上海世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中山展馆的主题蕴含何种深意?将以何种方式展示中山元素?中山展馆将给世博留下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记者就此对副市长殷昭举进行了专访。
“慈善万人行”代表新时期中山人精神
记者:中山展馆为什么会选定 “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殷昭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从那以后,每届世博会的主题都突出了“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会也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全球城市发展,但如今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高科技及钢筋水泥的丛林,更需要爱心、慈善、和谐,更需要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助相爱、人与自然相亲相近。从广义的角度看,爱与和谐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低碳。
中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他所倡导“博爱”是一种高尚的“大爱”文化,1921年,他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写道,“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国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1924年又说道:“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可见博爱包括救国、救民和救世等多个层面的“大爱”,这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山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博爱精神,1988年,中山人发起了“慈善万人行”,迄今已经连续走过23年,被誉为“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一面旗帜”。慈善万人行产生了“献爱心、暖人心、聚民心、树信心”的巨大效应,成为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新型城市的精神动力。因此,中山最终确定了以“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作为申报主题。
记者:在选定这一主题之前,有没有设定多个其它主题来展示中山的形象?这一主题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殷昭举: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盛会,要确定参展主题,对一个城市来说也是一次“自我认知”的过程。的确,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各方面,中山都有代表性项目,但更能体现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的,当属“慈善万人行”。
上海世博局的专家看了我们的资料后,认为“慈善万人行”活动非常能够反映和展现中山的城市特色。他们指出,自1988年起连续坚持举办的“慈善万人行”活动风雨无阻地走过了23年,趟出一条爱的河流,这不仅在内容上传承了孙中山博爱精神和“天下为公,苍生为重”的人文传统,而且在形式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为铸就现代城市文明谱写了新篇章,为培育现代的公民意识树立了新典范。
2009年4月,这一项目在全球80多个城市提交的106个有效自荐案例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获邀参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
中山馆是诉说人间大爱品读城市心灵的平台
记者:围绕这一主题,中山馆将如何全面展示中山的文化符号?它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在哪里?作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慈善为主题参与世博会的城市,中山将如何来阐释“博爱、和谐”的时代含义?
殷昭举:一方面,我们以2010 年第二十三届慈善万人行活动为结合点,依托世博会平台,组织了中山参与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及社会反响的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比如,推出了“中山人在上海”的大型人文活动以及其它网络宣传、主题活动等,提高知名度。
另一方面,切实抓好中山馆的展示工作。中山馆主要包括馆内、馆外两大部分。馆外部分,即在全球城市广场举办微缩型“中山慈善万人行”,通过舞醉龙、高桩醒狮、沙溪鹤舞等特色民俗展现中山慈善万人行的风采和气氛。馆内部分则以“慈善万人行”活动为城市的核心品牌和传播主线,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光影效果等高科技手段和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果。
中山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主要是 “走进中山——走进历史——走进万人行”三大展区。“走进中山”主要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光辉形象及其倡导的“博爱”精神及中山建设 “三个适宜”城市的介绍;“走进历史”展区,也称“时光隧道”,利用LED 和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山的历史文化,揭示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深厚历史根源和文化内涵;“走进万人行”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届万人行盛况及其深远影响。
世博中山馆正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以形象的语言向人们阐述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可以说,中山馆就是一个诉说人间大爱的展览,是一个品读城市心灵的平台。相聚世博,与爱同行,我们期望全世界友人一起走进中山,走进历史,走进慈善万人行……
中山要以世博为媒借鉴全球智慧
记者:“一切始于世博会”,150多年的世博历史,中国人梦即将圆了,属于中山人的梦也将圆了。此时,您如何理解“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话?
殷昭举:世博会一直以来都是站在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每一届世博会都聚集了科技、社会、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新成果,集全球智慧不断推动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切源于世博会”并非夸大之词,比如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起于世博会:第一届的世博会展示了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火车头、气压机、起重机等;第二届世博会展示了安全电梯;1855年世博会展出了缝纫机;1876年世博会展出了电话机……登月、人造卫星、计算机、机器人等不断在世博会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会展出生物技术、环境保护、通信网络、新能源、新材料……
纵观世博会的历史,它始终引领了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潮流。当然,世博会不仅对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它还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将包括:追求进步、崇尚创新、坚持开发、倡导和谐……
记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但在钢筋混凝土越来越侵蚀着人类的生活时,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您期待本届世博会能留下什么答案?今后中山将如何来利用这些由世博留下的精神或者物质财富?
殷昭举:世博会是一个世界大学堂。探求城市的美好和幸福,在这里有不少“答案”值得参考。上海世博会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城市发展,还包括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等,它尤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科技峰会,汇聚了各国最新理念和前沿成果。同时,全球在科学、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学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种种创新性成果,许多也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山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自主创新,探索未来发展之路,需要借鉴全球智慧,而上海世博会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4-29 记者:陈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