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眼”看世博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文化眼”看世博

    2010年5月23日,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中山市 “博爱·和谐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项目终于顺利开馆了。这是本届世博会唯一一个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案例展览,其主旨内容是“慈善万人行”。为了配合这个展览,我们从2010年初开始启动“中山人在上海”大型人文项目,深入寻找昔日中山人在上海创业发展的轨迹,特别是中山人如第一个在上海参加第一届伦敦万博会的徐荣村、第一次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郑观应与世博会的渊源关系。中山市的展览项目,是通过已经坚持了23 年的 “慈善万人行”,向世人传达和推介中国的慈善传统,以及孙中山所倡导的博爱精神。这是极具普世价值的人文项目,除了契合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外,还与世博会的发展走向非常吻合,因此在世博组织首轮的讨论中就顺利获得通过。
    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以来,已经历经41届、159年,人类社会阳光引路、风雨兼程,真可谓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世博会的经历同样如此。41 届的博览会,人们煞费苦心,主办国和参展国家各显神通,在举办的主题、方式、内容、手段等等,都作了花样百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除了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外,还使得会展业不断革新而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期望值和审美观的迅速提升,使得世博会越来越难办,人们对如何办好每一届世博会越来越费心思,常常出现山穷水尽的地步,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甚至出现了停办世博会的意见。当然,主流的意见还是坚持要继续举办的,只是一致认为一定要革新甚至大胆改革,否则就没有出路。如何革新和改革?意见也千姿百态,其中有一种主流意见是,要尽快从传统的实物展览,转为比较虚的展览方式上来,比如文化性展览、价值观的展示,等等。这种方式,在前几届的世博会中已经开始有些探索,本届上海世博会,更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这样做了。
    上海世博会的情况究竟如何?完成中山馆的开馆仪式后,我们借机参观了几个场馆,分别是中国馆(包括广东馆)、台湾馆、韩国馆、英国馆、美国馆和非洲联合馆,情况确实与以往的世博会有了明显的不同。除了非洲联合馆外,前面几个馆的一个共同而突出的特点是,很少甚至基本没有实物展览,取而代之的都是运用投影、3D 或4D 手段,运用动漫方式来展示。展示的内容,也多是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生活情趣,以此来表现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当然,据说那些产业和科技等方面的专业馆,还是以实物展示为主,但国家与地区的展馆则多数过渡到以“虚”为主了。中国馆的外形设计,已经大胆跳出了传统的框框,务实而不拘泥,大胆而不离奇。展馆里面,在“国之瑰宝”展厅,游客能参观到中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极具震撼力的电
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这幅长卷长128米、高6米,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运用最先进的电子影像、动漫制作等技术,再现了北宋汴梁的繁华市井。这是中国馆非常成功的策划。台湾馆的主题是“山水心灯,平安祈福”,其亮点是运用动漫做“孔明灯”文章,现代技术与民俗文化结合得非常巧妙。韩国馆则大打影视文化牌,在影视技术中巧妙融进了“大韩民国”的文化。英国馆是传统实物展览与创意文化展示相结合的典范。他们展览的是植物种子,但却设计了一个硕大无朋的蒲公英花朵一样的展览馆,名为“种子圣殿”,6 万颗种子在一根根长长的透明“触须”中摇曳发亮,确实让人叹为观止。美国馆干脆就由3场各为约8 分钟的“电影”组成,再没有其他展示。第一场是讲美国人学讲汉语的故事,活泼而幽默;第二场是各界人士的生活态度和对中国的认识,最后是总统和国务卿对上海世博会发表讲话;第三场是讲述一个女孩美化生活环境的行为影响邻居而成为公共的认识和行为的故事。三个影片拍摄的手法都很简单朴实,但却很能吸引人,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相比之下,中国馆所放映的“和谐中国”节目,虽然在各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宣传”的成分也明显少了,但总有一种“灌输”的味道,概念化的痕迹比较重;另外信息量也太大,什么都想告诉人,但最后还是让人似乎什么也没有记下。此外,对比其他几个馆,“和谐中国”也过于讲究拍摄技术,“玩花样”的痕迹很重,这样反而可能会误导观众的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不是内容上。
    非洲联合馆的情况就与上面几个展馆完全不同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基本上是一个个的“大排挡”,除了一些简单的模型和图片体现非洲的发展历史和人们生活的演变之外,到处都是售卖当地土特产和纪念品的“铺头”,根本看不到科技性产品,也基本没有本届世博会最流行的所谓投影、“3D”、演示。
    依上所述,世博会确实正在从实物展览走向比较“虚”的文化性展览,当然,产业展览和科学技术仍然还是重要的主题内容之一,生态、环保、价值观展示,已经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大的热点和亮点。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差距太大,展览也必将是距离甚远,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还是只能做传统的展览,或者依附传统的展览来体现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而那些不发达的国家,则甚至可能连100多年前的展览水平也达不到。在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中,即使同样是文化性展示,文化的差异也必将带来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在我看来,最好的展示办法应该是虚实结合,既有实物,又在实物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这才是世博会追求的方向。但无论如何,世博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无可替代,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展示与竞赛、交流与合作、进步与发展的共同载体,甚至是一种共同的文化圣殿和精神寄托。
                                                                                2010年5月24——25日上海——中山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5-30



上一篇: 科普3D图片展亮相市博物馆
下一篇: 石岐休闲文化节下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