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又到一年一度“龙王诞”(农历五月初六),昨日正是南朗镇崖口村飘色出巡的大日子,8支飘色队伍行走在古老的青石小巷,精彩的巡游表演让村民陶醉其中。据悉,南朗崖口飘色传承基地也于昨日揭牌。
云淡风轻,稻浪翻滚,盛大的飘色巡游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崖口村健身广场,一板板色彩绚丽的飘色队伍整装待发,体积庞大的“大板龙”压轴出场。约30米长的“大板龙”,用竹木作龙头、龙骨,龙鳞却是用纸板一块一块拼起来的,体积和重量都比普通龙要大、要重。
对于崖口村来说,飘色巡游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盛大的节日庆典,幽静的青石小巷和古老的街道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大板龙”无疑是队伍中最受欢迎的,男女老少争相在30多米长的龙肚下钻来钻去。 按民间说法,“趟龙肚”可沾染福气。
“南朗崖口飘色传承基地成立后,可以获得国家给予的经费支持,市财政也会划拨经费用于教育传承和形式创新。”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甘建波表示,非遗保护最关键的是环境保存,如果没有乡村环境,崖口飘色将失去表演舞台。据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在三乡、坦洲、西区、三角、南朗等镇区建立了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来源:中山商报 2010-06-18 记者:何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