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东乡民歌,是在前几年一次由市文化部门主办的中山民歌民谣大赛活动中,来自火炬区的高耀晃和李玉燕两位民歌手,用地道的东乡方言唱出了一首 《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歌者将中山市民熟悉的地名和生活场景唱得活灵活现,而且歌声旋律优美,令人觉得亲切而陶醉。后来,在张家边,找到了那条依然保持乡村宁静风貌的白庙村,在一座有着东乡特殊文化符号的旧碉楼里,找到那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民间音乐家高耀晃,在一本本发黄的歌本中,聆听到了一首首充满中山风情的百年吟唱——□林凤群
起源:一方水土一首歌风情民俗尽传唱
说起东乡,年轻一辈可能有些茫然;而对于年纪稍长的中山人来说,说起东乡很有亲切感。历史上,香山县城偏东北(今火炬区)一带的乡村,包括濠头、陂头、陵岗、大岭村、宫花、西桠、江尾头,上庵村、白庙、新村、蓢尾山、泗门、沙边、窕窈、角头、张家边、大王头山、二洲、三洲山等自然村都属于东乡地域。东乡地理位置特殊:紧连县城,同时,又面向横门出海口。村民以出海捕鱼和下田耕种为生,村民也有到县城和外埠做些小生意,还有很多乡民漂洋过海到了国外去谋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东乡民歌的诞生和流传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村民在田间劳作或海上捕鱼、男女倾诉感情、女子出嫁陪嫁、老人去世时哭丧和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等,都有即兴吟唱歌谣的习惯。
事实上,用地道的石岐话或东乡话传唱的东乡民歌,有叙事歌、叹情歌、 风俗歌、送别歌、陪嫁歌、哭丧歌等多种类型。其中叙事歌有《拆蔗寮》、《水仙花》、《傻佬叹五更》等;叹情歌有《望夫归》、《三爷尽孝》等;风俗歌有《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插秧歌》等;陪嫁歌有 《送嫁歌》、《啼夫歌》等;送别歌有《送军歌》等。哭丧歌有《百岁灯》、《女儿哭》、《买水歌》等。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东乡村民都用自己的民歌表达心中的情感。
经典:《一个花碗》唱尽东乡地名《拆蔗寮》堪称中山版《梁祝》
在高耀晃居住的那座旧碉楼里,笔者看了一本本记满了东乡民歌的歌本已经觉得非常震撼。而当高耀晃打开录音机,将一首首他所收录的东乡民歌播放,笔者聆听着一首首犹如天籁般的民间吟唱时,更是深感东乡民歌的魅力所在:
《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是一首以东乡的地名为背景,运用比兴、暗喻、双关等手法吟唱的民歌:东乡一对青梅竹马的青年男女,因为家贫,男青年娶不起姑娘,姑娘嫁为他人妇,男青年在姑娘出嫁前唱出一首长句歌谣回忆起两人十三年来青梅竹马的快乐时光。其中,歌中唱到的少年时代捉蟛蜞、放牛犁田、在泥坦上踩捕鱼虾等情节,都是东乡原有的劳动方式。另外,歌曲将濠头、白沙湾、学宫街、大柏山、细柏山、土瓜岭、牛起湾、齐东、园山、陂头、白庙、蓢尾、上巷、新村、窈窕、宫花、西桠、土草蓢、张家边、沙边等东乡地名,通过不同的景象都唱了出来,反映了东乡过去的风物和民俗的真实状态。
还有那首《小隐寮蟹》,通过“小隐寮(鱼),一个钱一条。小隐蟹,平到唔使钱买”短短四句,唱出当年东乡鱼获丰富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而最令人震撼的是长句民歌 《拆蔗寮》。这首民歌取材于发生在旧社会东乡当地蔗园的一个爱情悲剧:一个家景殷实的蔗园园主的女儿,与一个被父亲雇来帮助自家蔗园收获甘蔗的小伙子相爱。歌曲长达200多行,曲韵哀怨,动人令容,堪称是中山版的《梁祝》。
传承:民间艺人多年辛勤搜集整理散落民间歌谣得以录音记谱
东乡民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因而深得百姓的喜爱。而这些一直以口口相传下来的民间歌谣得以代代相传,主要是依靠一代代传承人的热心传承。谭申、黄沛成、孙间英、陈三妹等,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传承人。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传承人是高耀晃:现年60岁的东乡白庙村的高耀晃自小对东乡民歌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高耀晃已经记录整理出比较经典的东乡民歌有《水仙花》、《啼夫歌》、《三爷尽孝》、《望夫归》、《拆蔗寮》、《傻佬叹五更》、《白庙校歌》、《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等一大批。其中,为了收集整理《拆蔗寮》一曲,高耀晃足足花了267天时间,走访了东乡一带的西桠村、窈窕村以及南朗的翠亨村、石门村等多个村落,反复收集、记录和整理,使这首经典民歌得以全面地保存下来。
价值:岭南音乐重要元素凝聚乡情重要纽带
当时代的步伐迈入21世纪之后,东乡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在地,东乡居民已逐渐远离了原有的劳动、生活环境。东乡百姓情感倾诉的重要载体——东乡民歌,已经在今天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那么,东乡民歌是否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高耀晃在收集东乡民歌之余,还开展了认真的研究。高耀晃可谓是一个“民间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每天到碉楼跟他学艺的学生络绎不绝,但是,高耀晃最喜欢的是有人跟他学东乡民歌。一些居住在南朗、五桂山的歌友,不时会到碉楼里与高耀晃切磋东乡民歌,而近些年,一些居住在港澳和海外地区的东乡乡亲,也经常回乡找高耀晃学唱东乡民歌,并纷纷向高耀晃索要东乡民歌的手抄本带出港澳和海外传唱给下一代。这是高耀晃最开心的时刻。
而令高耀晃更开心的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东乡民歌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