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辛亥百年深烙城市文化符号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借势辛亥百年深烙城市文化符号

    从国家与历史的层面来说,辛亥革命的财富是两岸人民共有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个机遇,应是我们国家实施和平统一大业、开展两岸对话的一个重要契机;而作为地方城市,我们中山能借的势,只能是我们特有的资源--我们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据报载,近日我市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召开“孙中山文化工程座谈会”,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明年的辛亥百年纪念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希望孙中山文化上升为广东省的文化行为、国家的文化行为。时间紧迫,需要从今天就开始做起来。
    对于专家学者们提出的建议,笔者十分赞同,但是,借势辛亥百年,打造孙中山文化工程,我们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借势才最符合我们城市的实际?面对一些可能存在的质疑声音,笔者觉得,首先,我们应认清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的目的。1911年10月10 日发生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皇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这在近代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辛亥革命之所以被我们重视,是因为它倡导民主、自由、和平、天赋人权,它开创了中国的民主之路。而作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是这场革命的倡议者和推动者,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精心准备纪念“辛亥百年”的各项庆典,一是要缅怀先辈们为民主信仰而付出的汗水甚至是生命,二是要珍惜辛亥革命为我们开启了民主社会,以及留给我们的精神上的财富,而最最重要的,则是要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扎根成长。明晰了这一点,作为孙中山先生出生地的中山市,借这个势来推动我们这座城市精神层面的建设,既无可厚非,也理直气壮。
    其次,在哪个层面上来借势?笔者觉得这是个重要问题。从国家与历史的层面来说,辛亥革命的财富是两岸人民共有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个机遇,应是我们国家实施和平统一大业、开展两岸对话的一个重要契机;而作为地方城市,我们中山能借的势,只能是我们特有的资源——我们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正如与会专家学者们所说: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既留下了重要的政治遗产,也留下了独特的精神遗产、文化遗产。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亮点,我们借纪念之机,来深挖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与文化遗产,全力推动孙中山文化工程,大有文章可做。文化无国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孙中山文化工程不仅是广东文化命题、国家文化命题,也应该是世界命题。
    如何借势才最科学最实际?专家学者们的意见非常到位,也颇具操作性。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些 “海市蜃楼”般的想法,而是提出要借势从思想上实事求是地研究孙中山,从内涵上下足功夫,要结合国情和当下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改变孙中山研究青黄不接的局面;要借势将伟人故里建成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要做好孙中山文化工程的包装传播,树立文化品牌,打造成广东省文化标杆,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一系列的建言,非常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笔者也了解到,作为辛亥革命爆发地武汉市,正投入超过 200 亿元来筹备相关的庆典活动,招来舆论一片质疑声音。笔者以为,该市也是想通过纪念辛亥百年这个机遇来推动整座城市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出发点甚好,但是,借势的策略似乎欠妥当,其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总之,百年辛亥,让我们有了一个绝佳的机遇去推动孙中山文化工程的建设;辛亥百年,期待孙中山这一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发光发热。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6-30 作者:礼谏



上一篇: 石岐休闲文化节开幕,15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下一篇: 第二届中山书展将于7月16日在市博览中心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