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进入第二天议程的“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高峰论坛学术探讨氛围渐入佳境,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地的孙中山研究专家学者提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孙中山研究,要敢于攻坚“硬骨头”,开拓研究方法,借辛亥百年之机客观评述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辛亥革命”的定性问题在大陆与台湾学术界存在分歧,这一问题在昨日高峰论坛上引发众专家学者的观点碰撞。“两岸的争论焦点是,大陆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台湾认为是全民的革命。”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金冲及表示,两岸学者对各自观点存在一定的误解,“资产阶级”是指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主要是反对封建社会,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与社会主义革命有所区别,这种提法没有贬义。如果换一种表述方式,称之“民主革命”,相信两岸可以化解分歧。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则认为,针对孙中山的历史研究不能避开难点,要敢于攻坚“硬骨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这些观点貌似常识,其实可以探讨。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没有给孙中山套上这顶帽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认为,研究辛亥革命,不能仅仅着眼于武昌起义,还要对处同时期的湖北军政府、清政府对外策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历史背景做进一步研究,并结合一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的考察,充分发掘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
来源:中山商报 2010年11月15日 记者 何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