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热议中山城市定位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城市论坛热议中山城市定位

   中山的城市特色在哪里,今后更适合向哪种方向发展?昨日上午在孙中山纪念堂举行的城市论坛上,中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市民以及专家一起共论“中山城市个性与文化定位”。

  如何发扬以孙中山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保持中山的宜居小城特色成为热议话题。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何俊文在论坛上透露,中山将向全球征集九曲河复原方案。

专家市民热议中山城市定位

  “如何用一个简单的口号来宣传中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昨日市民、专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中山的城市个性和文化个性已经讨论了很久,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中山市社科联主席尹绪忠在发言时表示,城市的宣传口号是让人能一下记住一个城市特点的话语,它背后的内在本质还是这个城市的个性。

  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凡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让人首先记起的特色。中山和珠三角其他城市有很多共性,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文化的,都是中山最值得发扬的东西。中山市旅游局局长车卫在发言中表示,他们在宣传中山时曾经用过在前面缀以“伟人故里”的“名城中山、锦绣中山、宜居中山、休闲中山”等多个口号,也曾向全国征集口号,但感觉都不是很理想,现在用的口号“孙中山的家乡(广东中山)”从在海峡两岸使用的情况来看反应还不错。

  中山市文联主席胡波认为,“伟人故里,山水中山”这样的口号更能体现中山的特色。“伟人故里代表了近代文化,而山水中山既是中山的自然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山水小城特色更适合中山

  “曾经有网友讨论说,中山没有高楼大厦,不像一个城市;也有网友说不能把有没有高楼作为判断一个城市的标准,这都各有各的道理。”说到中山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丁凯认为,中山没有必要照搬国际大都市。

  而车卫则引用邓丽君《小城故事》的歌词,认为“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的宜居特色更适合中山。

  这一提法也得到市民和专家的赞同,“我去过威尼斯,我觉得我们小榄的河涌如果治理好了,会比威尼斯还要靓。”一位生长在中山的本地市民在发言中说,如果岐江河也能治理好,就能给中山锦上添花。而长期从事旅游工作的中山国旅市场总监陈容钊也认为,世界因为差异而美丽,只有差异才有人关注,“岭南水乡就是我们最大的特色。”

  “我20多年前到中山是从广州坐船来的,那时岐江河还很干净。九曲河也在,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被覆盖起来变成了一条暗渠。”胡波对当年中山山水小城的美景仍然记忆犹新,他认为,中山未来应该多在山水上做文章,把母亲河岐江河治理好,把九曲河复原,成为一个好山好水的城市,就更加宜居。

  郭凡也在总结了广州荔湾河打开后经过治理受到市民热捧的情况后表示,一个城市最值得做的是对过去的保护和继承。

九曲河揭盖将全球征集方案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何俊文在发言中坦承,城市发展的压力和市民的要求让规划部门倍感压力,“城市发展规划面临很大的抉择,一是交通的矛盾,另一个是居住形态的矛盾。”

  何俊文说,他也认同市民所描述的中山的历史风情,很多人愿意到中山来居住,就是看到中山不是大城市那种密集的居住形态,“这也是我们规划中考虑比较多的,要贴近我们市民接受的形态,而不是照搬大城市。”

  何俊文透露,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在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划,“比如一河两岸的打造,九曲河的打开等等。”何俊文表示,明年将向全球征集九曲河复原方案,“打开后不仅是恢复原来的样子,而是达到一种更高层次和品味,周围的配套设施更加贴近现代居民的生活,将来沿河的景观也会成为中山的一个亮点。”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12-27 记者 齐华伟



上一篇: 中山借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br/>辛亥百年纪念活动确定四大项
下一篇: “博爱”成商标,孙中山“上”酒瓶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