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6月17日电 17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以及广东省政府领导一同出席仪式,为广东省中山市挂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漆牌匾。
作为古时香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山市,迄今保留着“山、水、城”的空间格局。除在部分区域仍集中分布着传统骑楼外,在整个中山依然留有不可移动文物732处,历史建筑480处,其中完整保留着的清末民初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
中山现在有4个历史文化街区,即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西山寺历史文化街区、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沙涌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5个,其中有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16个文物点。
目前,中山市以孙中山近代革命史迹为核心,以名人、名居、名遗为重点,以体现中山地域文化(即农耕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特征的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历史文化保护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历史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
据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介绍,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投入3600多万元,用于文物维修工程和博物馆建设,先后建成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等。另外,投入经费编制了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国家5A级孙中山故里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告诉记者,中山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国家对孙中山家乡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历史遗存的极大肯定,也是对中山市多年来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嘉奖。
来源: 新华网 2011-06-17 记者 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