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时间6月20日下午,征集组一行拜访了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董事蔡流轮先生,向其介绍了中山将建华侨历史博物馆一事。78岁的蔡流轮十分热心,建议未来的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可通过互联网和数码技术,开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加强对所征集华侨文物的研究工作,并通过网络公布其承载的信息,促进科研与知识分享,让中山华侨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至记者发稿前,中山赴美华侨历史文物征集组仍然在旧金山市当地拜访华人社团与侨界名人,深入开展征集活动。
美国旧金山时间6月18日下午,市外事侨务局调研员郑伟枢与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区娜娜参加了当地华侨民权先驱陈绮华女士的追思会,在会上,他们从其子蔡流轮先生处获悉了一条重要线索:享年101岁的陈绮华女士生前长期从事进步活动,并曾在菲律宾担任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秘书,存有两人的合影。
为此,征集组一行相约于旧金山时间20日下午前往蔡流轮家中拜访。蔡流轮尚在整理其母亲的遗物,虽然暂未能为征集组提供到他们需要的珍贵历史照片,但听闻中山将建华侨历史博物馆,他表现得十分关心,连连询问:“你们的博物馆是否建有研究所?”“你们准备提供什么资料给研究人员?”听取了征集组对中山市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规划介绍后,他热心地建议道:“搞博物馆需要”活“的方式。”
蔡流轮表示,对许多游客来说,很多博物馆去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去。为此,中山市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建馆时不妨学习一些美国博物馆当前的做法,开展电子博物馆建设,如此,游客不需亲临现场,也可通过网络查阅到相关文物的信息,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博物馆蕴藏的知识宝藏更普及化地为大众所享有。
来源:中山商报 2011-06-24 记者 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