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文化:一个重要的国家命题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孙中山文化:一个重要的国家命题

  在中山的老城区,中西合璧的骑楼、古朴幽静的小巷仍然留存着旧日的风情,树影葱茏间,斑驳的老建筑讲述着中山侨商的商业帝国、留学先驱容闳和维新思想家郑观应的现代化蓝图。在游人眼中,这里不仅有伟人的历史遗迹,更是他的成长土壤和生活现场。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得到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华人的共同景仰,他的理想有着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他的精神更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紧紧抓住辛亥百年际遇,建设好伟人故里,对于打造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统战平台,对于建设两岸乃至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在谈到孙中山文化的意义时如此概述。
  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在向外人推介中山时总不忘一句话:“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是中国近代文化的摇篮;广东影响中国的人物中,孙中山是排在首位的最重要的人物;广东文化的核心是近代文化,而孙中山则是近代文化之魂。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全世界接受和认可的伟大人物也不多,而孙中山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世界性人物。因此,孙中山是中国的孙中山,也是全世界的孙中山。”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过一个报告,其中提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终由文化来定义。这是引领潮流的观念,到今天得到广泛认同,古往今来,人们最终是以文化的发展程度来记忆社会的发展程度,评判历史的兴衰。
  广东文化的核心是近代文化,而孙中山则是近代文化之魂。孙中山文化既是中山市的文化命题,也是广东命题、国家命题,甚至是世界命题。孙中山文化、中国近代文化成为了中山城市文化宣传的主打牌。这几年,以此为切入点,中山借势做事,全面提升中山的文化实力和城市内涵。
  对于中山来说,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了中国的近代文化,其本质与岭南文化,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结合省委全会所定义的新时期广东文化精髓和新时期中山人的精神----"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开拓进取、领潮争先",2007年,中山市以市委一号文的形式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并决定全面推进"八大文化工程",在"八大工程"中,中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孙中山文化"这一概念,将"孙中山文化"工程放在八大文化工程首位,2008年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在城市形象宣传上,始终坚持"文化"切入、"项目"运作、"活动"借力、"载体"整合的策略,围绕重大节会活动做好文化外宣工作,大打"孙中山文化"牌,积极对外宣传、推介中山,提升中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9年,中山市举办了"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征文及颁奖,在全球首设华侨文学奖,同时举办了孙中山文化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11月12日晚举行的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海内外的文学精英和专家评委们、杰出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携手同走中山星光大道,《金山》、《小姨多鹤》等19部优秀作品从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部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11月12日-18日,中山市将"孙中山纪念周"改为以"扬中山精神,塑文化品牌"为主题的"孙中山文化周",举办了50多个项目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0年,"中山人在上海"大型人文项目在上海启动,借上海世博会东风推介中山。展示出中山与上海、中山人与世博会的深厚渊源:孙中山曾将这里作为他致力民族复兴,酝酿国共合作的重要阵地;中山商人在上海创办"四大百货"公司,开创中国近代百货业的先河;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第一位参展并获得大奖的中国商人,是在沪中山(香山)籍商人徐荣村;第一位提出如果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必首选上海,是《盛世危言》的作者、中山籍著名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祖籍中山的文化名人郑君里、阮玲玉、萧友梅等,在申城谱下动人篇章。同时,中山市作为广东省参会的四个城市之一,2010年5月21日-27日以 "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参加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览。"中山人在上海"大型人文项目,与上海各方积极开展新闻、文学、社科、旅游及影视等方面的合作,结出丰硕果实:结集出版书籍《中山人在上海》、《近代中国百货业先驱----上海四大公司档案汇编》和报告文学《中山人与百年世博情缘》,录制 《四大公司传奇》、《香山买办》、《中山人在上海》纪录片节目播出,上海、中山两地旅游部门开展两地旅游互动合作,组织两地使者互访等系列活动。
  2010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44周年纪念日,广州亚运会召开。亚运会在广东的火炬传递于10月13日首先在中山市举行,亚运会"潮流"火炬,亦是由曾经制造北京奥运会 "祥云"火炬的中山市华帝燃具公司制造;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音乐总监,是中山籍著名音乐人、歌曲《弯弯的月亮》的作者李海鹰。
  而今年年初,中山又拿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再过不久,辛亥百年的日子就将来临,这是擦亮孙中山文化品牌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孙中山研究界和中山市都认为"孙中山文化工程"有必要上升到省和国家的层面。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振武认为,"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孙中山文化研究的作用,从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来保障这一研究的正常开展,尤其是要指导大陆和台湾双方建立一个统筹协调的机制。"
  同样,中山各级政府将投入1亿多元资金进行与孙中山文化和辛亥革命有关的文化硬件建设,并投入3000万元开展以"百年辛亥·人文中山"为主题,以"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辛亥百年"大型全球高端论坛为重点的"十大项目"系列文化活动。届时,中山市对辛亥百年的纪念活动将以孙中山文化为主旋律、结合中山城市形象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等特点举办孙中山文化节。期间,中山将发起 "辛亥百年城市联盟",与夏威夷、广州、武汉、南京、上海等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众多国内外城市联手合作开展专题纪念活动。同时拟举办翠亨村全球华人论坛、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前瞻"高峰论坛、"一个伟人与一座城市"大型人文报告会等。中山还将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在纪念活动及文化设施中突出打"文化侨牌",办好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设立"华侨日"、成立华侨华人文化学会、建设华侨博物馆和华侨文学创作基地、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海外中山人(中南美篇)》、《香山商帮》,并撰写《中山人在上海》、《中山人在京津唐》、《华侨与辛亥革命》等专著,使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成为增进海内外华人华侨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激发全球华人华侨在新时代的爱国热情。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这些文化品牌的打造,孙中山的故乡将成全球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全世界的华人都可以到此触摸伟人故里蓬勃的文化生机、跃动的文化脉搏。

来源:中山日报



上一篇: 纪念辛亥百年全国美术展巡展到中山
下一篇: 出席翠亨论坛的专家学者以及辛亥志士后裔昨晚抵达中山<br/>带着学术论著激情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