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昨日上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专家学者和辛亥革命先驱后裔,向孙中山先生铜像敬献花篮。庄重而简洁的仪式结束后,全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翠亨论坛————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拉开帷幕。
昨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山巡展、李海鹰作品交响音乐会等重大活动也在我市举行。
“中山之行感到格外亲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在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孙中山从翠亨这个小村庄阔步走向世界,最终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种深厚的渊源,使我感到这次纪念活动特别有意义,此次中山之行也感到格外的亲切。”他希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应成为一个交流平台,特别是在以孙中山为纽带,在加强和推进海内外交流与往来及祖国统一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周铁农强调,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而共同奋进。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
作为中山人,如何继承孙中山精神?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说,“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虽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00年,但历史意义是深远的,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是永存的。在世界各地掀起纪念高潮之际,中山将切实办好“孙中山文化节”、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大型慰问演出、“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等系列活动,以纪念辛亥百年为契机,加快伟人故里建设。“翠亨论坛”也是我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重头戏,“我们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思想碰撞的灿烂火花,聆听大家围绕主题发表的真知灼见,以一场丰富的思想激荡为纪念辛亥百年献礼。”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民革中央宣传部、民革广东省委会、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政府联合主办,“翠亨论坛”学术征文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至8月中旬截稿时,共收到应征论文130多篇。主办方邀请有关专家评审后,精选出60多篇优秀论文参加论坛的研讨交流。
昨日下午,翠亨论坛进行分论坛讨论和论坛主题演讲,之后举行了隆重的闭幕仪式。
专访
“宋庆龄说我长得像爸爸”
孙中山曾侄孙、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回忆儿时事
“100年前,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应该被忘记。”孙中山曾侄孙(孙眉的曾孙)、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接受采访时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单单要纪念孙中山,还要纪念为革命牺牲生命和家庭的先辈。孙老是专程来中山参加此次论坛的。
“我小时候就在故居长大,从小就对曾祖父传奇的一生颇感兴趣。”孙必达是孙中山之兄孙眉的曾孙。他小时候住在孙中山故居,回到故居倍感亲切。儿时的故居还是自然村,牛羊经常从门前经过,四周是农田青山。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最小的弟弟出生时,家里还按照村里的风俗请客吃饭,然后在祠堂里挂起了一盏灯笼,有“添丁”之意。儿时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孙必达说,他从小常听长辈们说起曾祖父的事,其中与包括陪伴孙中山很长时间的宋庆龄。第一次见宋庆龄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必达,你长得好像你的爸爸!”这让孙必达感到既意外又亲切。孙必达说,让他感觉自己与中山先生是有交集的。
如今跟朋友们聊起孙中山,他还依然感叹孙中山一生的传奇经历。“今天的我们,都应该去理解这段历史,同时,也要问问自己,将来怎么样?”孙必达说,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同时,也有无数先烈付出了生命,纪念辛亥革命,不仅要纪念孙中山,还要纪念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
来源:中山商报 2011-09-08 记者 陈慧 隋胜伟 余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