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论坛·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现场速写<br/>深切缅怀反思前行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翠亨论坛·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现场速写<br/>深切缅怀反思前行

  五桂山下,兰溪河畔,翠亨村晓。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内庄严肃穆,民革中央、省政协、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孙中山先生亲属代表,分别向孙中山像敬献花篮,鞠躬缅怀。
  中山纪念中学纪中讲堂和长江酒店宴会厅宾朋满座,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和辛亥革命先驱者后裔,以“孙中山与民主革命”为题,设坛演讲。
  岐江岸边,丹青妙笔书写辛亥风云;犁头山下,莘莘学子颂唱《我们的孙中山》。
  首届翠亨论坛,昨日拉开我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缅怀与反思交织并行,一面唤醒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一面敦促激励我们反思前进。
  “100年前,一场空前的革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爆发,它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由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这场革命,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孙中山是这场革命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的致辞,引领与会者穿越时空,重回历史彼岸。
  主办方精心评选的60多篇论文,20多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和主题演讲中各陈己见、碰撞交流。他们认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中心课题,中国近代思想的激烈波动,交织在先进思想和正统思想之间的尖锐斗争中,通过辩证的否定来提高和发展,从而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真正输入中国以前,中国基本上出现和经历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改良派自由主义的变法维新思想和革命派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思想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其代表人物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思想彼此先后连续着、扬弃着迈向更高的阶段。
  从小小翠亨村走向世界的孙中山,不愧是这一世界历史潮流的最早的先行者。他在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第一个举起了民主革命的火把,在举国沉浸于改良派变法维新浪潮的时候,不屈不挠地发动华侨华人,组织武装起义,不怕孤立,不畏失败;他第一个全面提出了“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政纲,领导了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他善于团结人们,勇于抛弃错误,比与他同时代的革命者站得高看得远;他最早识破袁世凯的阴谋,与军阀野心家做了长期的坚决斗争;他以其坚持一生从不稍懈的革命活动和人格,感召着亿万群众,至今仍是争议最少、认同度最高的时代伟人。
  纪念,不仅仅是纪念,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民族平等国家统一和关注民生幸福,实现民族振兴,最能体现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左玉河言简意赅,一语道破研究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翠亨论坛没有掉进历史的鸿沟,不少与会者以一种历史担当,重新审视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给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启迪。
  回眸中国近代百年时光,在这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像雷奔电驰似的,越过了欧洲思想发生成熟的数百年行程。如此快速的变革,一方面就使整个思想带有浮光掠影的特征,对好些问题经常一掠而过,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展开,未能产生比较成熟、完整、系统、深刻的思想体系,在理论领域显得肤浅、贫乏和杂乱;但是,另一方面这又使思想紧紧随着时代急迫课题迅速前进,密切联系了人民生活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争取国家的独立富强和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饥饿,亦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是近代思想的主要课题。政治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等,反而居于次要甚至被掩盖了的地位。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研究员朱玖琳阐述《论孙中山对近代国民素质的认识和改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李振武提出开发利用广东辛亥革命历史资源的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讲述孙中山的“考试权”思想及其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实践,阐明严格独立的干部培养考核任命制度对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一个个新见解、新观点,激荡思维,启迪思想。

来源:中山日报 2011-09-08 记者 苏小红



上一篇: 来自两岸四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纵论孙中山与百年辛亥:让伟人故里更好地承载孙中山精神
下一篇: 薛晓峰在“翠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山将温故而知新,温故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