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借势辛亥百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综述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中山借势辛亥百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综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决定性因素。今年是辛亥百年,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纪念地,都在如火如荼地筹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毫无疑问,武汉、南京、广州、中山等几大城市均各有特色,但因中山是伟人孙中山的故乡,这里的纪念活动显得意义非常。四大系列、十个重点项目共100项纪念活动,是对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给予隆重纪念,在这场纪念活动背后,展现出伟人故里对孙中山和他领导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样,以这场纪念活动为契机,新时期的中山人正在奏响一曲“和美”的旋律,这个以孙中山命名的城市绽放着从来未有之光芒。
  1866年11月12日,珠江的出海口旁香山翠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诞生了一位乳名叫 “帝像”的孩子,正是这位被父母寄予了中国传统的“伟大理想”的人物,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帝制的终结者,这位人物便是孙中山。同样,因为孙中山的诞生,这座年轻的城市,便和这个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在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便把这个城市改名为中山。
  100年后,当全球华人的各种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展开之时,作为孙中山故里的人民,正在把孙中山以及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所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转化成中山城市的文化身份,并通过各种纪念活动,来增强全市人民对这一共同文化身份的认同。
  今年3月份,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派出4路人马,沿着孙中山曾经走过的革命路线,分别赴美加、西欧、南洋和日本,记者们发扬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图用脚步去重新丈量孙中山的革命足迹,试图用现代的视角去理解100年前,在民族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孙中山和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这是在百年辛亥纪念这一历史契机面前,作为中山故里的人民,纪念百年辛亥的一个代表性的篇章。而这一篇章早在多年前已经翻开。
  经过工业立市、经济强市后,中山近年来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率先提出“孙中山文化”这一概念,将“孙中山文化”工程放在八大文化工程首位。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山已取得累累硕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全球收集孙中山史料最多、最齐备的博物馆。对孙中山少年时代活动以及孙中山在中山的历史径迹研究,填补了关于孙中山历史研究的空白;对孙中山后裔相关人物和事迹的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现在学术界已普遍达成这样的共识:广东文化的核心是近代文化,孙中山则是近代文化之魂。而在今年6月17日,伟人故里中山市又获得了一个重量级的身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曾几何时,中山人曾为这样的事实尴尬不已:大家知道中山陵在南京,却不知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甚至有人误以为孙中山是南京人……但是经过中山人多年的推介和宣传,伟人故里声斐海内外。在今年国庆长假首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孙中山故居大门外免费取票口前的4层护栏仍旧站满轮候取免费票的游客。因为人数太多,入故居景点参观需要先在护栏内排队等待一个多小时,蜿蜒的长龙拐了一个又一个弯。该馆副馆长黎胜昔介绍,从9时开馆到17时闭馆8小时内,有49088人次进入孙中山故居参观,创造了1956年建馆以来的单日历史最高纪录。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数字,但是中山人可以自豪地向海内外的朋友大声宣告:这里是中山,这里是伟人的故乡。
  随着 10月10 日这天日益临近,100项纪念活动相继铺开,《少年孙中山》儿童舞台剧、纪念辛亥百年全国少年儿童故事大赛,到"辛亥百年走百城"大型媒体活动、《华侨与辛亥革命》大型纪录片的拍摄、"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在这其中有40多项活动与孙中山文化以及辛亥革命精神相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以及此前中山市对孙中山文化和辛亥革命精神的宣传和研究,孙中山已经成为中山市人民集体认同的一个文化身份。同样,孙中山故里的人民,正在通过纪念辛亥革命这一契机,将孙中山这一文化身份,推向全国和全球的华人华侨,乃至全球追求和平与世界美好的人,让孙中山成为中山市的孙中山,成为华人界的孙中山,成为全球的孙中山。
  而实际上,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在这100项活动中,包括纪录片《香山商帮》的拍摄、电视剧《下南洋》的播出等活动,更是在全面展示伟人故里这一年轻城市的历史渊源和现代精神的起源。
  150多年前,香山的先贤,在国门洞开后,果敢地走了出去,成为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群体,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早期的强国梦的追寻者。徐润、唐廷枢等买办资本家,创办四大百货的郭乐、马应彪、蔡昌,撰写《盛世危言》的郑观应,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文化名人郑君里、阮玲玉……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一个时期里,中山(香山)地区可谓群星璀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中,现代中山人正在唤起属于这一地区的文化记忆,并正在将这种文化记忆转变成为支撑现代中山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说: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百年辛亥纪念,为新时期发扬孙中山精神以及"和美"中山的建设,找到了一个历史契合点。这一理念不仅成为中山市人民新的共识,也为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建设伟人故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新的共同的价值观作为精神纽带。

来源:中山日报 2011-10-14 记者 冷启迪



上一篇: 《少年孙中山》在美国上演
下一篇: 纪念辛亥百年82件书法精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