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个面向全世界华人作家的一个奖项,“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开风尚之先,以文学为媒介,搭建起一座通往世界,联接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成为华语作家寻求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与首届相比,第二届华侨华人文学奖外延更博大,体裁更丰富,同时首次设立了“华侨华人文学贡献奖”。
本报讯 历时33天的首届孙中山文化节昨晚在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的高潮中落下帷幕。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文曲星宿璀璨闪烁,王朝柱凭电视文学剧本《辛亥革命》,王兴东、陈宝光以电影文学剧本《辛亥革命》捧走评委会特别大奖;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成为“华侨华人文学贡献奖”首位获得者。另有18篇(部)作品从来自国内、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部(篇)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主体类最佳作品、主体类优秀作品、原创类优秀作品、原创类获奖作品奖。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省政协副秘书长邵忠,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外交部驻香港公署新闻公关部参赞陈望夏,文化部副司长李宏等中央部门和省有关单位领导嘉宾,以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茂辉,市政协主席余荣伟等市四套班子和中山军分区领导出席典礼,国际友好城市日本友人、海外和港澳台著名侨领、孙中山先生后人、我市知名侨资企业以及世界主流媒体看广东的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大会向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中山市侨资企业协会、中山市中港英文学校等14家协办侨资企业颁发了纪念奖章。
梅、兰、竹、菊、荷五位“仙子”若仙若灵,她们在开场舞蹈《舞丹青》中青丝染墨,水袖飘逸,为现场观众牵引出本届华侨华人文学奖的五个奖项获奖者。王朝柱的电视文学剧本《辛亥革命》和王兴东、陈宝光的电影文学剧本《辛亥革命》被评为评委会特别大奖;陈河(加拿大)的《沙捞越战事》被评为主体作品类最佳作品奖;舟欲行、黄传会的中篇报告文学《龙旗舰队的抉择》,匡满的诗歌《比回归线还温暖的地方——辛亥百年怀中山先生》获得原创作品类优秀作品奖;同时还评出主体作品类优秀作品奖7部、原创作品类获奖作品奖8部。
王兴东代表获奖作者发表感言,他激情澎湃地说:“当今世界,文学奖不计其数,以中山先生命名的文学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最具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学奖。我们所有的获奖者,在这个日子,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剧场,捧起这个奖杯,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自尊。”
作为中国第一个面向全世界华人作家的一个奖项,"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开风尚之先,以文学为媒介,搭建起一座通往世界,联接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成为华语作家寻求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本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由中山市委、市政府和《中国作家》杂志社共同举办,以"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为主题,去年7月起向全球华人征集作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征集,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应征作品数百部(篇),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纪实和影视剧文学等体裁。
据介绍,与首届相比,第二届华侨华人文学奖外延更博大,由"华侨文学奖"更名为"华侨华人文学奖",华人比华侨覆盖面更广;体裁更丰富,除以往的散文、诗歌等传统体裁外,新增影视剧作的评选;征文类别也有调整,第一届主要征集1949年后在中国大陆发表过、公开出版过的作品,而本届则设"主体作品类奖项"和"原创作品类奖项",除了早期在大陆公开出版过的作品外还鼓励新作品创作。
本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设立了"华侨华人文学贡献奖"。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暨南大学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饶芃子成为 "华侨文学贡献奖"首位获得者。
引人注目的是,在本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山本土作者再次走上领奖台。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委员、中山日报副总编辑郑万里领衔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 《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因在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中纵横捭阖,烛照出的是一个大变动时代的个体命运与殊难割舍的家国情怀而获得主体作品类优秀作品奖。
随着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圆满结束,首届孙中山文化节降下帷幕。首届孙中山文化节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为起点,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和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为终点,精彩活动历时长达一个多月,共有四大系列,十大重点项目,百项活动。闭幕式后,观众观看了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该音诗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诗人丘树宏填词,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6位著名作曲家进行谱曲,以多媒体交响音诗的形式全面展示孙中山先生伟大的爱国精神、博爱胸怀和深厚的民族情结,诠释其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颁奖典礼前,市委、市政府设宴欢迎各方嘉宾和获奖作者。薛晓峰在致辞中表示,孙中山文化节和"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已被列入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对推进活动开展和中山文化名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市将以 "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为平台,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积极建设博爱之城、创新之城、包容之城、和谐之城,争当建设文化强省排头兵。
来源:中山日报 2011-11-13 记者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