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孙中山先生145 周年诞辰,我们隆重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彪炳史册。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青少年时期赴香港、檀香山等地寻知求学,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在对比中外社会不同状况后,深感“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萌发民族和民权主义思想,终至把“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作为毕生奋斗之理想。从1894年创立兴中会起,孙中山先生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将毕生精力献给革命事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并确定“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同盟会的理论和纲领。此后,同盟会在不断高涨的民主革命浪潮中成为重要的领导中枢,并成功组织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1911年12月下旬,孙中山先生从美国经欧洲返抵上海,被公举为新生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他的积极倡导下,民国临时参议院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
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他连续举兵反袁。后又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与北洋封建军阀政权抗争。再后,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着手改组中国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浪潮。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任何外来威胁、内部分裂和暂时失败,都不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正是他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孙中山先生生前不及见到民主革命的胜利,弥留之际还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嘱托,发出“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呼声,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革命不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为我们树立了丰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今天,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家乡人,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就是要结合新的历史时期中山人的历史使命,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开放主义”思想、“民生主义”的思想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这一全体中山人民新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
推进共同事业建设,就要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开放主义”思想。在其被称为“实业计划之大方针,国家经济之大政策”的《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先生对交通、港口、水利、电力、矿业、钢铁、农林等几乎所有产业的发展目标,都做出了较具体的规划,堪称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幅宏伟蓝图。而作为实现该蓝图的战略方针正是“开放主义”。孙中山先生认为,在强调“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的前提下,应当实行“开放主义”,“要学外国的长处”。“开放主义”思想给我们今天的启示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襟。这一点在人才已成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中山却正在遭遇人才瓶颈的现实情况下尤为重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以人才论输赢的今天,在全国乃至全球人才争夺战硝烟四起的当下,新一代中山人正以比先人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广纳天下贤才名士。我市近日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的意见》,分六个层次引进或培养高端人才。相关人才可享受10万-100万元的购房补助,科研团队最高可获1000万元的资助。
推进共同事业建设,就要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关心民众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他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在他心目中,"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而所谓的理想社会就是一个"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的社会。所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幸福和美家园这一共同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山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着力提高全体市民生活水平,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日前,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课题组发布《2010年度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红皮书》。该《红皮书》首次导入公众幸福指数。根据《红皮书》,中山市公众幸福指数全省排名第4,高于GDP在全省的排名。在满意度所涉及到的8项指标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障指标全省排第1,工作就业指标全省排第2。近日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的 《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中山城市发展综合排名全国第9,比去年上升了16位,成为进步最大的城市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中山先生"民生主义"思想,近日市委常委会议郑重做出决定,今后每年都要以他的诞辰日作为重要时间节点,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建设,扎扎实实为中山人民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并在诞辰日开展巡视汇报活动,以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情怀和实际行动告慰中山先生在天之灵。
推进共同事业建设,就要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敢为人先"的精神。作为引领时代向度的历史伟人,孙中山先生一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他向数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极大地张扬了敢为人先的精神。当前,中山正紧紧围绕 "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共同事业,全面铺开新一轮的科学发展大局。在新的发展大局中,各种新实践、新情况、新问题将层出不穷,利益关系进一步复杂化,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增大。这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统领驾驭改革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改革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思路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系统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孙中山先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而且在行为方法上,继续大胆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以保证我们和美家园幸福中山的真正建成。
推进新的共同事业建设,前提是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目标是"建设幸福和美家园"。惠民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继承孙中山先生"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康乐之天"的遗愿,进一步弘扬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与精神,为我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早日建成"三个适宜"幸福和美家园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山日报 2011-11-13 作者 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