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可以遇见怎样的书展?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一座城,可以遇见怎样的书展?

  昨日,第四届中山书展闭幕,但关于书展的话题却还在不断延续,今后如何办得更好?成为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一座城,究竟可以遇见怎样的书展?作为五天进场人数达22.7万人次的书展,绝对可以说是老百姓的书展 。“我的书展我做主”,本届书展期间,记者走访各方,搜集作为参与者的读者、参展商、文化媒体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盘点以作镜鉴。

“多展联动”是相得益彰还是多败俱伤?

  今年,我市首次用“ 中山读书月”统筹第十届中山读书月、第四届中山书展、第二届中山艺术博览会、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四大展会。400多项活动在城区、镇区同步举行。位于中山博览中心的主会场,连续5天上演各类节目,来自两岸三地的学者、作家,他们的讲座、签售层出不穷,国学大师饶宗颐书画展、宜兴紫砂壶文化展等亮点,火速燃起广州、珠海等地市民到中山逛书展的热情。主打本土优秀文化的艺术博览会,其本土著作、本土作家、本土节目、本土电视剧,让市民在淘书的过程中,不断领略具有中山城市气质的文化样式。
  首次实现“四合一”,展会的形式丰富了,但各展会之间是否会因为自身的不同特点而产生冲突?市民吴恒说,今年把几大展会合在一起之后,各类歌艺节目在书展期间同期上演,虽然这些节目有着强烈的本土色彩,让中山市民更深刻感受中山文化,“本是美妙的歌声,但放到书展里面,和专心阅读图书的人合在一起,它成了噪音,两败俱伤。”在昨日的参展商座谈会上,几乎所有的参展商都提到了这一问题。
  而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观察到一些展区之间的活动彼此受到影响。如7月13日鉴赏名家钱剑华在生活四艺馆举行关于紫砂壶的鉴赏知识讲座,这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但讲座现场就设在旁边的大会广播处。期间,各种寻人、提醒的广播信息响起,使讲座效果大打折扣。类似的,艺博会展区、读书交流休息区也存在以上问题。参展商、盛世华彩文化传媒公司制片蔡一沐建议,多展联动无疑使展会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分区应该更趋科学与合理。上述的噪声干扰只是其中问题之一,组委会应该从各区域的功能重新考虑分区,不然会“多败俱伤”。

卖特价书赢人气,还是走高端培育文化氛围?

  书,毫无疑问是书展的主角,但书展上应该展出哪些书籍?是卖特价书赢人气,还是走高端培育文化氛围?这是个大问题。
  深圳益文书局负责人邱小姐说,中山的部分读者总想着到书展淘“特价书”,有时候一看书的价格稍微高一点就不买了。益文书局在本届书展主打的书籍是英文设计、港台儿童、亲子教育类图书,受到比较大的关注。她认为,虽然部分书籍如英文儿童小说等,在中山还不能与一线城市深圳的受欢迎程度相提并论,但这些进口图书有较大的潜力,中山的读者市场也能够培育。作为书展,应该以提高市民的阅读品位为主,不应该充斥大量的低价书。
  中山博雅书店经营部负责人胡月明也认为,博雅在连续参与四届书展的过程中,也发现很难一下子提高某种类书籍的销售额,需要逐渐培育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市场。她举了一个例子,今年的书展,博雅专门针对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书画展设立了关于生活四艺、修身养性的专区,以此培育顾客群,事实证明这种举措是契合中山的阅读市场的。
  因为卖较为廉价的古旧书,广州的小古堂书店在本次书展上既赚了钱又赚了口碑,似乎在特价书赢人气与走高端培育文化氛围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老板李金亮说,从书展本身来看,中山市民对于旧书还是喜欢的,不过总体上,中山的读者还没有形成书本身也是收藏品的概念。他说,其实好的旧书也会升值,“ 比如我这里展示的康有为的书稿和敦煌画作的临摹本,标价均过千元,但这些书买回去就会升值,且有价有市。”李金亮说,随着出版行业的萎缩,书的出版数量会大为减少,今后价值会逐渐攀升。

书卖出去了,书展留下了什么?

  万有引力书店是本次书展的一大亮点,只展不卖。对于来年书展该怎么办,该书店副总经理廖剑涛说,“组委会可以在显眼的位置推荐一些书目,引导市民阅读。万有引力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以只展不卖这个概念,去让市民花更多时间看那些我们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籍。但这个事情其实更应由组委会来做。”廖剑涛说,比如组委会可以根据畅销书、文学书、社科类书籍等进行推荐,印制海报、宣传册或设立专柜等,甚至可以以组委会的名义,评选出本届书展“ 十大推荐书目”,引导市民读好书。
  此外,廖剑涛认为,应减免参展书商的参展费用,“部分书商为盈利,会卖一些较为畅销的书籍或是教辅书、文具等,这样就出现同质化、种类单一的现象。”书商没有太多盈利目的后,才能真正推荐给市民一些好书,“因此,政府也应该多点从人力和财力上进行支持。”
  而中山电台资深节目主持人楚风也认为,有关方面对书展本身的开发还不够。尽管每年书展都发行书展纪念封,并有“第四届中山书展”字样的印章,但是书展系列纪念品品种仍过于单一。她认为,组委会可与本土创意人士联手,设计多款纪念品。除了纪念封外,还包括明信片、环保袋、T恤衫等,还可向上海世博会学习,每个展位都有一个独特的印章,市民买书之后可以自行盖章,增加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这些实物,市民可以来珍藏与书展的回忆。”同时,楚风还认为,书展的布展水平有待提高,比如从风格的设计、色调的把握、宣传画册、门票等,都能够体现出更多的设计元素。

来源:中山商报 2012-07-18 记者 江卓文 李玮玮 周闪雨 实习生 徐振远



上一篇: “绿色暑假”系列活动3460张门票数小时一抢而空
下一篇: 四届书展引领中山阅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