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家书屋等于去了国家图书馆<br>火炬区三角镇社区(村)文化室借助“数字化”使阅读无限延伸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走进农家书屋等于去了国家图书馆<br>火炬区三角镇社区(村)文化室借助“数字化”使阅读无限延伸

    去农家书屋就等于去了国家图书馆。火炬区海滨社区马安小区社区书屋除了拥有大量的藏书之外,还有几台有“内容”的电脑,为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使得阅读无限延伸。
  “数字化农家书屋”,其实就是马安小区社区书屋内十余台电脑。中山爱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数字化农家书屋”的主要开发和管理单位。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越昨日告诉记者,去农家书屋,就等于去了国家图书馆,通过这套系统,我市“农家书屋”可与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全面对接,国家图书馆与地方全面合作的模式在全国还是首次。
  在马安小区农家书屋,打开国家图书馆的网站就可以不受限制的阅读电子版。国家图书馆为何选择与中山全面合作?李越介绍,国家图书馆与中山爱科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数字化农家书屋”项目,是国家科技部2011年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数字家庭文化公益示范项目”成果之一。据介绍,这套系统去年才开始试用,今年计划在全市各镇区的农家书屋全面推广。
  李越介绍,在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浏览多样化报纸期刊,每日更新,贴近日常生活所需。比如,阅读丰富的电子图书,包括亲子益智类,种养技术类图书等,收看珍贵的视频图文,国家图书馆录制的视频、筛选的图文资源,还可以远程访问国家图书馆过百万册的电子图书在线阅读、大量馆藏典籍、科研论文等。
  “目前,火炬区和三角镇进行数字化资源与农家书屋对接推行,对提升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和服务能力、便捷化共享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据李越介绍,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与国家图书馆进行对接才刚刚开始,这在全国都是创新的做法,目前,中山只有火炬区、三角两个镇作为试点,已有10余个书屋率先进行对接,大涌、南朗等镇区正在跟进,等条件成熟之后,将在全市的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进行推广。
  记者在马安小区文化服务公示栏中看到,该社区书屋内的电子阅览室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9:00到晚上9:00。这大大方便了居民查找阅读相关资材。“特别是暑假、寒假,社区里的学生就可以在农家书屋里阅读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真正实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火炬区马区小区党支部书记梁宝英说,这样原本偏远的马安小区如今也成了知识的“绿洲”,成功引入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系统之后,有效解决社区文化室文化资源更新慢等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居民阅读增长的需求,保持了社区文化室对群众的长久吸引力。
来源:中山日报 2014-01-15 作者:本报记者谭华健


上一篇: “孙中山与中国改革”理论研讨会召开<br>近百名学者参加研讨
下一篇: 送欢乐下基层<br>系列活动日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