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健:一直向北“飞行” 个人当代艺术作品展“迟到”中山美术馆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齐健:一直向北“飞行” 个人当代艺术作品展“迟到”中山美术馆

  游历多年方才归来的中山老画家齐健的精神世界孤独而炙热。在数十年艰难的跋山涉水之后,他终于在曾经生活过的中山迎来了人生第一个个展。中山美术馆馆长刘春潮则认为,“齐健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从实物上弥补了多年来中山当代艺术缺席的空白。”
梦想很大,你根本压不住
  齐健出生于设计世家,其父曾是江西省设计院的设计师第一把交椅。家学传承,毕业后,他来中山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然而希望突破束缚的创作欲望像暗涌的岩浆,愈发滚烫又找不到爆发口。他在画布上开始了一点点的释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齐健的画已显露了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别人的田野是“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诗意精描,而他的田野却是不同色块拼接、粗粝的涂鸦,看不出草长莺飞、绿树葱茏,却另有一番孩童的拙朴与融融。
  齐健也并非不会写实,在落日的斜阳下,一把空椅子虚位以待,1987年,他曾创作的这幅《太阳下的乘凉》写实油画就为他摘取了广东省 “新绿”美术大赛特别奖以及当年第二届中山市“孙中山文艺奖”。然而,客观的物质空间就算再缤纷,也无法映照出精神世界的万千沟壑。1988年,齐健创作了油画作品——《一直向北飞行的鸟》,在模糊的鸟的形象背后,是清晰的南与北的指示,回想当年的创作初衷,他说“我其实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时空的探究和追问,鸟要飞行多久,要飞向何方,是个谜也没有答案,显然这是一次行动,更是一种理想,同时也像是一种预示。”
  没多久,他放弃了中山富足与安稳的一切,只身前往北京。“有一天你忽然感觉到,这么多年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东西出现了,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与能量,你会感到自己是那么不同,像是个‘怪人’,你真正发现了自己,也了解了生命和宇宙,你能看得很远很远,于是你想将这份感动、感知和感悟传递出来。”
没有画稿,画的都是心像
  在齐健的画中你能看到杜尚、弗朗西斯·培根对他的影响,《教皇》与《蒙娜丽莎》的解构重建渗透了他的结构主义,建筑的面与体,绘画的线与块融汇其中,皮肤的纹理似埃及雕塑艺术里的横带状结构,而眼睛更像是立体的星球在转动,凌然而深邃的观感呼之欲出。齐健说:“培根的画粗犷,犀利,他扭曲、变形和模糊的人物画充满了令人不适的恐怖,巨大的苦痛感撞击着观者的心灵。他画的并不是具象的人,而是人类由此通过时留下的痕迹,是已经消失的记忆。”
  齐健的近作已走向完全的抽象,就像培根从不对创作准备草图一样,齐健如今的绘画也是随心而至,每天要画什么,在他早晨走进画室前的那一刻他都不知悉,面对画布,画笔所到之处皆为心像。他最近的一幅作品就由21幅小画组成,21天21张,没有约定,张张不同,然而却并不是毫无章法的铺排,从不同的画面里你可以看到21个表情、心态,窥探生命的过程。除了画笔的涂抹,他还尝试用吸铁石增添立体感,五彩的磁铁在墨黑色的画布上如同星空,呈现出宇宙的神秘。齐健对自己的画并无太多的阐释:“画不应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不然要画干嘛?”就像中山美术馆馆长刘春潮所言:“艺术不是一种思想的语言或科学的符号,理解不是艺术,理解只是理解作品承载的意义,它只是理解本身。就像一个被叫做‘北’的方向,充满未知,灿烂悲壮。”十多年的积累让齐健进入了艺术输出的“黄金期”,每天都有喷薄而出的想法和创意。有一回,一位朋友和他一起坐飞机,朋友开玩笑说:“如果这架飞机失事,我除了留下一些钱,什么都没有,而你却留下了那么多画,那些画是独一无二的。”齐健听来会心一笑。
  这些年,他画的画多到画室都放不下。去年齐健从北京回来,恰逢老友牵线,在中山美术馆办个展。刘春潮说:“对于当代艺术,齐健不曾落伍,只不过对于他生活的中山,却反而成了一只迟到的大雁。作为中山最高美术类学术机构,中山美术馆理所应当承担中山、广东、乃至中国美术发展的推广、研究、梳理等工作。而齐健的作品,以个体符号的形式,在深度逼近当代艺术本体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从实物上弥补了多年来中山当代艺术缺席或迟到的空白。”
展览信息
  迟到——齐健当代艺术展
◆时间:2017年10 月25日至11月6日
◆地点:中山美术馆
◆画家简介:齐健,1984年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曾获日本第七回“长寿之家”国际设计竞赛创新大奖、广东省 “新绿”美术大赛特别奖以及第二届中山市 “孙中山文艺奖”等。2002 年开始构思和创作《飞行前的风景》至今。

来源:中山日报 2017-11-4



上一篇: 百余件作品亮相中山·加拿大加西书法联展 一笔一划写尽桑梓情怀
下一篇: 漆彩流光 别开生面<br/> ——广东第五届漆画优秀作品展中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