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至3月18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院、中山市博物馆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实验动画设计工作室、中山漫画馆承办的 “视觉/影像——广州美术学院实验动画设计工作室优秀作品展”在中山漫画馆展出。展览内共展出漫画作品30余件套,动画场景模型8件套,并循环播放动画作品16部。本次展览是岭南本土动漫作品与创作人才的展示平台,有利于发掘和培育本土动漫艺术的新生力量。
我们对电影、动画都不陌生,但实验电影和实验动画又是什么?从“视觉/影像——广州美术学院实验动画设计工作室优秀作品展览”中或可一窥端倪。
主办方介绍,实验电影和实验动画都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如先锋性、探索性。起初,观众可能觉得看不懂,甚至觉得不好看。但它仍是艺术范畴里不能缺少的类型存在。事实上,在中国上世纪就产生过许多优秀的实验动画,比如中山籍动画大师特伟的《小蝌蚪找妈妈》。
本次展览告诉我们,实验动画是指还在探索时期的动画作品,在早期,动画艺术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理论、技术支持,动画片仅属于一小部分富有创造精神的先锋画家崇尚个人自由,不屑于遵循什么规章制度,凭借着一股热情来创作的实验作品。实验动画最早诞生在法国,随后实验动画的创作在各国开始流行。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对实验动画进行探索。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是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为此他们兄弟四人被誉为“中国动画创始人”。20 世纪40 年代,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二人联合执导了鸿篇巨制《铁扇公主》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万氏兄弟还是宫崎骏和手冢治虫等日本动画大神的偶像。
在现场,除了可以看到艺坛新锐们创作的实验动画,还有许多在制作动画过程中创造的动画立体模型,其中包括孩子们熟悉的超人打怪兽的模型。
来源:中山日报 201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