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乡书香浓 笔墨传经典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榄乡书香浓 笔墨传经典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本报今日起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集中展现试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推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走向深入。
 
  “书法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传承经典的重要载体。”9月11日,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米良仓里,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骆培华向记者介绍挂在大厅中的一幅幅书画作品。小榄镇《习近平用典》书法作品展共展出20多幅作品,全部素材都来自于《习近平用典》。骆培华说,小榄镇书法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是打造特色文明实践平台的重要载体。他们将发挥书法在当地的影响力,推动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高手云集呈现一批佳作
 
  走进米良仓,可以看到一幅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挂在柱子上。“我们鼓励参展者创新。”骆培华说,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会有自己经常写的诗句,以《习近平用典》为素材创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他来到自己的作品前介绍说,他选择了“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这句经典名句,然而,两句中有多处是同样的字,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种考验。他反复创作,琢磨同字的变化,最终创作出相对满意的作品。
 
  记者从小榄镇了解到,该镇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推动全镇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让群众在前人的典籍中吸取营养,引导和鼓励群众通过创作书法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本次作品征集得到了小榄镇书法爱好者的踊跃支持。作品征集的通知发出来之后,共征集了超过40份高质量的作品,经过精挑细选,最终有20多幅被选中。
 
  骆培华介绍,除了几位出色的青年爱好者的作品,绝大部分参与者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小榄镇目前有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以上(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爱好者69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人。”骆培华说。
 
  书法进校园带动千家万户
 
  骆培华说,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有传播文化的属性。在小榄镇,这种属性慢慢积累并放大。20多年来,骆培华带领一批热心人士,坚持推动小榄书法传承和发展,对小榄书法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打下了基础。每年,他主要参与推动“小榄印社杯”书法大赛、小榄镇书画大赛,并组织书法爱好者深入各个社区开展春联义卖,这件事一做就坚持十几年。光是去年,他们免费义卖春联1万多份。
 
  骆培华认为,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孩子抓起。他和镇相关部门一道,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一个学生获奖了,他的家人们通常都会到现场来看领奖,这种影响你说有多大?”骆培华告诉记者,书法进校园这项活动,至少包括了小榄镇20多所学校,学校提出培训要求,他都免费提供帮助。他说,有了这样浓厚的氛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也随之找到了理想的切入口。
 
  注入文化传承的新鲜血液
 
  大约两个月前,米良仓对面的两层青砖小楼有了新的使命。小楼门口,如今挂着中国书法家小榄创作培训基地、小榄镇书法家协会、小榄印社、广东榄菊书法院、骆培华书法工作室等几块牌子。
 
  骆培华饶有兴致地带着记者参观小榄书法历史展板,介绍从明清以来,小榄书法文化发展的历程。一直以来,骆培华通过小榄镇书法家协会、小榄印社、榄菊书法院等平台,专注推动小榄书法文化发展。如今,应小榄镇要求成立的骆培华书法工作室成为了他的新平台。
 
  “社会上对书法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年轻人需要专业的意见和明确的指导。”骆培华说,从前,他一直专注培养小榄本土学校的书法教师,现在,随着不断的积累,书法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鲜明特色,已经有一批学校开始招聘专业的书法教师,这些年轻人将成为小榄镇书法发展的新鲜血液。他将为青年人提供更为活跃的交流平台。让书法带动大家多读书,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进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到两个月,骆培华书法工作室已经忙活起来,一场针对成人的公益书法培训课程,将在近期开展起来。
 
来源:中山日报    2019-09-12


上一篇: 携手共建人文湾区
下一篇: 我市多个文化场馆推出中秋应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