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宣讲员” 乡村红旅“掌舵者”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红色文化“宣讲员” 乡村红旅“掌舵者”

  11月4日一大早,黄圃镇石军村革命史迹展馆又迎来了一批参观学习的团队。村里的工作人员快步上前,熟练地介绍起革命老区的烽火故事。与石军村革命史迹展馆相距不远的“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活动旧址”中山市党员教育基地里,红色研学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筹备。在石军小学,小小宣讲员正把红色故事传。作为中山革命老区,石军村近年来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打卡地”。“石军村涌现了许多抗日先锋,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石军村党委书记郭宋华说。
 
  ●活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走进“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活动旧址”中山市党员教育基地,一条长长的硬底化水泥石路两侧,一排排芭蕉树、一垄垄芭乐果树、星罗棋布的桂圆树相映成趣。茅草屋内煤油灯、草帽、草鞋、蓑衣悬挂在墙边,仿佛在诉说当年欧初等革命先辈艰苦奋战的峥嵘岁月。
 
  石军村是中山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大革命时期,这里曾涌现出罗若愚、冯六女、杨华源等一批农民革命抗日先锋。谈及打造石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初心时,石军村党委书记郭宋华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我父亲是石军村的一名老党员,儿时起就常听他们讲起石军村的革命故事”。
 
  受父辈的耳濡目染,郭宋华2003年从中山糖厂回到了石军村任党支部委员,由此开启了自己18年的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旅。他多次请教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查阅石军村革命红色资料、召开红色基地修建意见大会、征集承载红色记忆的文物……2006年,中山首个农村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石军村落成。
 
  石军村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成后,吸引了南头、东凤、三角等北部镇街甚至是广州番禺等大批游客来参观学习,最多时一天有8个单位前来参观。郭宋华意识到,要传唱好石军故事,必须配备讲解员,讲述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还拜访了诸多亲历者,一字一句地核查校对讲解词内容。”在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参观时,郭宋华如数家珍般为记者讲解,“直到今天,我还会不时做起讲解员,以后也会继续做下去。”
 
  ●紧握传承“接力棒”建设美丽老区
 
  11月4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在石军村挂牌“方志驿站”。来石军村参观学习的群众,在党群活动中心就可“志读中山”。10月1日,中山市首个以红色为主题的邮局在石军村开业。今年7月,“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活动旧址”中山市党员教育基地、“中山市青少年灯塔工程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同日在石军村揭牌……依托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党员教育基地为依托,石军村打造的“访”“温”“讲”“听”全方位多元化红色研学基地,平均每月接待约60个单位组织、约700人次。
 
  如今,石军村紧握红色基因传承的“接力棒”,形成村委全员讲解员、全员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还培养了6位小学生担当讲解员,出版了有关石军村红色文化的连环画册,全方位展示了石军村的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郭宋华介绍,接下来,石军村还将继续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开发石军水乡的红色资源,让游客们在船上实地感受当年抗战的情景,从而发展成为红色革命文化村、绿色生态休闲村、蓝色岭南水乡的特色精品村。“未来,我们还计划申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北部国防教育基地,不断擦亮石军革命老区村的红色品牌,让更多的人认识石军,爱上石军。”郭宋华说。
 
来源:中山日报   2021-11-05


上一篇: 历史“红”土地 今朝“绿”家园
下一篇: 黄圃镇吴惠森创办“家庭军事博物馆”,免费展示近20年的收藏品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