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农历三月三,全球任氏宗亲会代表、中外文化学者等500多位海内外人士齐聚中国山东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遗址,共同谒拜伏羲女娲,缅怀中华民族创世始祖,追思中华民族文化之魂。
“鸿蒙初开,天地灵贶。巨野砥平,大河浩荡。东夷肇始……”上午10时30分,第二届祭祀伏羲女娲大典伴随着牛角号、大雁骨笛声拉开序幕。身着原始服饰的祭拜者纷纷击缸擂鼓、拊石敲瓮。巫师手持法器,率众入场,伴着最原始的音乐、踏着禹步,或仰天长歌、或俯首祭拜,用最原始的舞姿来告祭娲祖羲皇。
据邹城市非遗传承中心主任、大典活动执事米怀志介绍,邹城市郭里镇一带的凫山是中华始祖的重要发祥地,《诗经》鲁颂篇有“保有凫绎,遂荒徐宅”的记载。凫山周边有中国国内最集中、最多的伏羲文化遗存,爷娘庙是其中之一。每年“三月三”,方圆几百里的群众都会前来进香朝拜,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此次祭祀伏羲女娲大典设有伏羲女娲广场朝拜和遗址祭祀大典两大主题活动,以传统与现代、礼与乐相结合的方式来祭祀伏羲女娲。米怀志告诉记者,“挖掘整理上古祭礼来祭祀中华民族创世始祖,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吸引更多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访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骆承烈告诉中新网记者,伏羲救世、女娲造人的功德在中华民族世代传承,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仁人贤达共谒伏羲女娲,能让华夏儿女更好地记住历史,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据史料记载,伏羲部族以风为图腾崇拜物,因而得“风”姓。《帝王世纪》有“伏羲氏,风姓也”的记载。后世主要起源于风姓的姓氏有:任、程、凌、包、栗、东、鲍、伏等。
伏羲是中国古籍记载中最早的王,创造了占卜八卦和文字。女娲则有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熔彩石以补苍天等神话传说。二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爷娘庙也称羲皇庙,是民众祭拜伏羲和女娲,烧香许愿的地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