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內宋幕: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风情”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西藏察隅內宋幕: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风情”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县有着“西藏小江南”之称,与人们对西藏的传统印象不同,这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芭蕉等亚热带作物、植物的生长。尤为特殊的是,这里居住着与藏文化截然不同的內瞬柯洌察隅內宋幕亦如雪域高原盛开的“芭蕉花”,别具风格。
  据2012年数据统计,中国境内的內私鲇性1500余人,有其独特的语言而无文字,是中国56个民族之外的一个族群。千百年来,內艘蛔宕承着其独特的文化,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与世隔绝”的他们如今更渴望与世界“对话”。
  居住在察隅县沙琼村的本娅是內瞬柯涞赂咄重的“老辈人”,也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內朔饰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內嗣挥欣算,本娅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据记者目测应已年过七十。
  记者见到本娅时,她身着传统內朔饰,佩戴着祖传多代的內艘饰,坐在自家木屋阳台上纺线织布制作內送踩埂!耙郧白鲆路要上山采香茅草,捣碎做成麻线,用野果染成黑红两种颜色,较容易掉色。”本娅告诉记者:“现在去县城买五颜六色的线,又结实又好看。”
  由于內瞬柯湓经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男人常在外伐木打猎,內颂厥獾姆饰制作技巧可使衣服既美观又耐磨,多年不破,蕴含着內说闹腔邸H缃瘢这项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不小的困难。“现在我有十几个徒弟,但能完全继承我手艺的也只有一个人。”本娅说。
  本娅的儿媳玛玉青跟着本娅学习了多年,如今已基本掌握了这门手艺。“但现在很少做了,每个內俗约河幸惶追饰就够了,游客倒是很喜欢,只是来这里的游客不多。”玛玉青说:“但这门手艺我们有责任去学习传承。”
  其实,年轻內硕詢人文化的保护愈发重视,他们更希望通过与外界交流将內宋幕传播出去,通过传播进行保护。达琼村的松海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很注重对下一代冇锏慕逃,他们还在自发搜集老辈內丝谑龅睦史,进行翻译保存。
  如今,大部分內思彝ピ缫芽始通过互联网、电视了解世界万象,年轻內艘灿胁簧僮叱龃遄,将內宋幕带往各地。
  松海说,现在村里每年都有不少去林芝市、拉萨市甚至内地城市读书的內搜生,而像他一样留在村中的年轻人也在通过网络传播着內宋幕。“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关于內说淖柿希越来越多游客也慕名而来,我们很高兴。”松海说:“希望外界可以对我们多些了解,这样更利于內宋幕的传承。”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4-04



上一篇: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会长:秦文化对中华法系影响巨大
下一篇: 全息投影再造历史名人像 北京举办纪念文化先贤清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