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县将办董文化学堂 传承发扬董文化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河北景县将办董文化学堂 传承发扬董文化

    10日,2017中国·广川董子文化研讨会在河北省景县召开。景县董子文化研究会会长董书尧在此间表示,景县董子文化研究会将办董文化学堂,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董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董文化。
  当日,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丹主持研讨会,国内知名董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和董杨宗亲及当地的董子后裔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景县的董氏后裔接受了来访学者赠送的“董子画像”。
  据介绍,2017中国·广川董子文化研讨会的主题为“家训·家规·家教”,旨在将董子文化与倡导家庭观念相结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周桂钿在研讨会上说,董仲舒文化值得学习和推广,当年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一直延用至今,对于一个社会和家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董书尧表示,作为董子后裔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董文化,作为一名董文化研究者更是应该传播董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学习董文化,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仲舒(公元前191年-前104年),又称董子,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家创始人,专治《春秋公羊传》。董仲舒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被称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总设计师”。董仲舒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大一统”思想的哲学家,其论述促成了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文化断代的文明古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4-10



上一篇: 江苏启动百场传统文化公益巡讲 国学大家创新“接地气”
下一篇: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湖南湘阴文庙将启动大修 专家会诊百余“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