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特色文化、手工艺类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上海杨浦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乡土特色文化、手工艺类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上海杨浦

    上海工人大锣鼓、绵拳、扯铃子;棕榈叶编织、房式蛋雕、上海花样经……一系列杨浦乡土特色文化节目和手工艺类非遗项目24日在杨浦滨江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亮相,吸引了众多休闲民众。
  杨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第一家水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火力发电厂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业建筑,都诞生于杨浦滨江。这里曾开创并引领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铸造了上海工业发展的辉煌业绩。
  精心保护历史文脉并用心留存文化记忆的上海杨浦正积极探索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历史文物建筑及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以艺术形式展现杨浦工业的百年辉煌,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从而推进文化创新。
  当日的浦江生活节杨浦段文化活动中,杨浦滨江乡土文化专题展演集合了上海工人大锣鼓、江南丝竹、民间歌谣、绵拳、上海花样经、弹词开篇、扯铃子、上海港码头号子等基于杨浦区非遗项目创作的特色节目。
  黄浦江是上海港码头号子的发源地,上海港码头号子作为上海近代文化的声音符号记载了上海城市发展历程,反映了近代上海工人阶级的昂扬斗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早在上世纪初,著名作曲家聂耳就曾以此素材创作了《码头工人歌》。当日的开场节目——上海工人大锣鼓,是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文化符号之一,铿锵有力的宏大气势显示了杨浦人民豪迈的气魄和宽广的胸怀。杨浦区文化馆馆长张亚非表示,在杨浦滨江,表演上海工人大锣鼓和上海港码头号子,是再现黄浦江工业文化的一种非常好的表现方式。
  此外,布展的棕榈叶编织、房式蛋雕、上海花样经、微雕、荣庆堂香囊、麦秆画、江湾面花、瓶中船模等12项非遗项目的展示互动也让游人们赞叹不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9-24



上一篇: “窑”望千年 浙江义乌缸窑古村重燃千年窑火筑匠心
下一篇: 北京园博园变身戏曲小镇 地方戏国庆中秋实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