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时隔半个多世纪,杭州杭氧老厂房的上空再次响起了火车的鸣笛声,这意味着“城市之星”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德中同行馆在杭州正式开馆,杭氧老厂房也将“脱下”曾经斑驳的“外衣”,用更鲜活的姿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城市生活。
2007年,德国在全球举办最大规模的“德中同行”国家展示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推向高潮,氤氲而生的“德中同行之家”这个竹制的展亭成了中德两国友好互动的历史见证。
上海世博会后,德国歌德学院代表“德中同行”活动项目组与杭州“城市之星”项目签署捐赠协议。2017年,“德中同行之家”完成异地复建,这个独特的“世博遗产”正式落户在杭州这个以老厂房的保护和新生为宗旨的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的样板项目。
“因为杭州提出的使用方案最使人幸福。”在提及选择杭州的原因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欧珍在现场说道,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要盖一处房子,他必定要选择一个舒适宜居的地方,中国称其为“风水”,而此处就是这样一块宝地。
据了解,“城市之星”是以老厂房保护和新生为宗旨,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而打造,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创意商业、商务办公、休闲游乐、酒店会展、时尚购物、娱乐演艺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城市博览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是杭州城市文化新地标,这与“德中同行”活动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较为契合。
据悉,德中同行馆,由德国设计师马库斯·海因斯多夫担纲设计。展馆的设计风格结合了现代简洁、轻盈优雅以及未来主义,以“竹”为主打元素,屋面及立面造型使人联想到传统竹扇及纸伞,立面上可见白色织材伸展于竹丛间。
欧珍表示,没有比中国的“竹”更适合表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这个活动主题,同时身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也是中国文学和绘画的常用素材,现在展馆在此地落地,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创意。
其实,德中同行馆是“城市之星”项目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文化展馆,也将是杭氧杭锅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与蝶变的见证者。作为上海世博会留给杭州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未来,这座“世博遗产”将围绕“德中同行”系列活动的主题,搭建更加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敏在现场表示,未来将在这里讲述“德中同行”与杭州、与“城市之星”的历史渊源,围绕“德中同行”系列活动的创新、科技、环保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旨精神,举办各类展览、论坛、音乐会等活动。
据了解,目前百老汇剧院、万豪酒店已落户“城市之星”项目。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