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测:石渚为“黑石号”长沙窑瓷器的作坊区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专家推测:石渚为“黑石号”长沙窑瓷器的作坊区

        “黑石号”沉船上5万余件长沙窑瓷器或找到“出生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14日在长沙表示,长沙铜官窑遗址石渚发掘区,为“黑石号”长沙窑瓷器找到了具体的作坊区。
  1998年,一艘唐代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被打捞出水,因其附近有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该船被命名为“黑石号”。这艘在海底沉睡了一千多年的船上仅瓷器就有6万多件,除少量白瓷、青瓷、青花瓷及金银器外,有5万余件长沙窑瓷器。
  “原来不知道这些瓷器产自哪里,只知道是长沙铜官窑,但具体产自哪个窑区不清楚,石渚的发掘为其找到了归属。”郭伟民说。
  考古人员认为,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至2017年考古发掘揭露的遗迹遗物表明,唐五代的石渚是长沙铜官窑窑业产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泥坑、瓷土矿带以及较多彩绘瓷器的发现,证实了唐五代石渚制瓷活动的繁荣;特别是具有外销瓷风格瓷器的出土,证明石渚片区也是长沙铜官窑外销瓷的产地之一。
  郭伟民介绍说,此次发掘所在区域现在还被当地村民称为“樊家坪”(音),而“石渚”和“樊家”均见于“黑石号”沉船。“黑石号”沉船上著名的“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褐书题记碗极有可能就出自于此地。
  他认为,这一重要发现为长沙铜官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之一提供了铁证,也为“湖南”作为行政区域名字的最早出现提供了实物证据。
  陶瓷考古是2017年湖南考古的一大亮点,除铜官窑遗址外,汉晋窑址的收获也颇丰。
  郭伟民介绍,衡阳大浦机场考古发现6座汉晋窑址,大致可以观察出从西汉末至东汉末窑址结构和陶瓷技术的演变,以及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印纹硬陶向青瓷发展的基本脉络,也进一步证实湘江流域中下游是中国青瓷早期发展的重要区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01-14
 


上一篇: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十年惠及观众70余万人次
下一篇: 冯骥才:若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一回事,那谁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