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上海晒“结婚证书”百年史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大年初一 上海晒“结婚证书”百年史

  民国时期的范本式结婚证书、上世纪五十年代需盖“区政府印章”的结婚证书……喜气洋洋的戊戌狗年大年初一,上海一场时间跨度达百年的结婚证书展,让人大开眼界。
  上海民间收藏家带来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书,折射数代沪人的“爱情时光”。比如清末时,民间用的一张“红八字”结婚证书,被视为当时“明媒正娶”的代表。
  那时没有供打印的范本,结婚字样全是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内容由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男方的回帖等构成,体现男女双方缔结姻缘的整个过程,由媒人最后组成一个整体的“结婚证书”。
  民间收藏家鲁来大说,女方的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男方,男方如果同意了,就回一张帖子,写的“允”,意思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就此讲定,待黄道吉日时,再举行结婚仪式。
  现场,与喜庆的结婚证书搭配展出的还有一些老上海黑白结婚照。照片虽有些泛黄,但爱情与青春永驻黑白底片,让观者动容。市民戎先生说,从结婚样式的变化,看出时代的变迁,感觉特别有纪念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02-16


上一篇: 春晚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在数字时代重生
下一篇: 福州春季坊巷文化节上演民俗拜大年“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