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发现30个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湖北宜都发现30个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

  记者26日从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获悉,近年来,湖北宜都在境内先后发掘整理出30处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专家称,这对宜红古茶道的研究、传承、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宜红茶是中国三大红茶之一,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宜都境内陆路、水路古茶道上现存历史遗迹众多。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对部分宜红古茶道遗存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位于宜都市聂家河镇的大麻林古茶道长约4公里,宽约1.5米至3米,道路原貌特征至今仍然清晰。古茶道上立着清光绪年间的修路碑,碑文记载:“里人胡寿轩、谢必堃”等领衔,于光绪“庚辰(1880年)春集同事十余人,度地量工”,至1882年“凡三阅岁而告成”。
  宜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宜红文化保护传承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珊珊表示,碑文的解读,证明了从五峰渔洋关至宜都的陆路茶道,是当时鄂西南地区茶叶外运的重要枢纽。
  在宜都红茶厂(今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1台上世纪50年代的设备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这些在当时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生产线,现在还能正常运转,被称为“中国罕见的茶业活态工业遗产。”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嵩龄表示,宜红古茶道宜都境内的遗存点具有完整性,十分有代表意义,它也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宜红茶从纯手工制作,到半机械化制作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
  据了解,近年来,宜都先后发掘出“鼎泰恒”和“同裕茶行”等老商号,以及熊渡浆踏子坡、枝城老码头、邓长生骡马栈、宜都红茶厂旧址等30处宜红古茶道遗存点,部分遗迹已作为宜都市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得以挂牌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05-27


上一篇: 逾万件中外酒器亮相扬州 酒瓶上吉祥文化受民众青睐
下一篇: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 天津南开中学举办诗歌咏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