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在“柳编之乡”看古老手艺“编”出新生活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在“柳编之乡”看古老手艺“编”出新生活

  位于淮河岸边的安徽省阜南县有“中国柳编之乡”之称,这里的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有500多年,柳编技艺代代相传。
 
  2011年,阜南县黄岗柳编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这里,人们用细细的柳条编织出了各种特色产品,出口到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老的柳编技艺为阜南当地十几万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作为中国重要的柳编产品出口基地,阜南县有近300家柳木加工企业,2020年实现出口额近3亿美元。兼具美观和环保的柳编产品漂洋过海,在海外深受欢迎。
 
  小小柳编成为了当地的大产业。阜南县现有18个乡镇13万人从事柳木加工行业,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当地还成立了扶贫车间,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作为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柳编在走入工厂和农户家中的同时,也走入了阜南县的校园,古老的柳编技艺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新华社   2021-06-16


上一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
下一篇: 在千年文脉地,寻找水晶晶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