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15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较为完整地呈现大洋洲艺术的展览。
此次展览的名称来源于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浮槎,意为来往于海上与天河间的小船,既点明了太平洋土著人在海上泛舟、岛间往来的特性,又暗合大洋洲文化中所具有的瑰丽想象和神秘色彩。
展览分为五大板块。其中,“海之疆域”板块呈现了大洋洲土著以舟楫劈波斩浪的生活图景;“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板块聚焦太平洋重要的三大地理区域,讲述岛民对于祖先和神灵的崇拜、神秘的猎首仪式等;“简约的风格”和“身体的装饰”板块则展示了诸多首饰和生活用品,反映了大洋洲土著居民的质朴与智慧。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中新网记者,通过目前的研究发现已基本可以确认,大洋洲一些地区的早期岛民,部分是从中国东南沿海远渡重洋至岛上,故此次展览展现的是与中国同源的艺术品,非常吸引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至7月,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也正举办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剑桥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合作的展览“大洋洲”。中法两地博物馆在同时期举办同主题的大洋洲文明展,形成了有趣的“隔空互动”,也昭示着两馆对人类文明和命运的共同关注。
“广袤的太平洋上散落着许许多多岛屿,这些岛屿让大洋洲至今仍披着神秘的面纱。”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大洋洲部门策展人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表示,通过展览,观众可以领略到海洋具有无限被探索的可能。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将在沪展至8月1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