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微信
微博
搜索
首页
馆务公开
简介
本馆章程
组织架构
本馆记事
历年荣誉
来访嘉宾
同行往来
媒体关注
党工青妇
财政信息公开
本馆年报
法律法规
孙中山
生平
大事年表
主要著述
图片集
音像资料
亲属后裔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纪念地
孙中山家世
宋庆龄
生平
图片集
音像资料
主要著述
宋庆龄研究
纪念文章
陈列展览
七大展示区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
展览回顾
文物典藏
典藏藏品名录
馆藏萃珍
文物征集
捐赠者名录
社会教育
教育活动
教育基地
互动体验
志愿者
互联网+教育
活动预告
学术研究
概况
学术委员会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学术活动
逸仙图书馆
研究成果
翠亨村
概况
孙中山与翠亨村
历史名人
历史遗迹
5A景区
概况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翠亨村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
犁头尖山
旅游服务
服务指南
文创产品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黄健敏:《清代香山诗人李遐龄的论书画诗与书画创作》,《岭南文史》2014年02期。
杨春华:《试论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中国文房四宝》2014年5月。
林华煊:《翠亨孙中山故居文物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杜佳佳:《浅析博物馆陈列中灯光运用的几点原则》,《才智》2014年12期。
张道有:《清末民初郑观应与潘飞声的交往——以<盛世危言后编>为中心的文本解读》,《中山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杜佳佳:《简析当代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生存方式——以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例》,《 黑龙江史志》2014年05期。
黄德强:《1929年孙科回粤始末》,《中山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李宁:《孙中山反腐倡廉宣传的演变》,《中山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漆德红:《何以为国:孙中山国家建设思想的构建及普世价值》,《中山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漆德红:《国家仪式与民间集会:民国时期政府与市民对廖仲恺的纪念》,《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论文集,2015年11月。
张道有:《孙中山及其追随者直接民权的理论建构》,《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论文集,2015年11月。
杜佳佳:《博物馆应与旅游景点在竞争中求同存异》,《艺术科技》2014年01期。
楚秀红:《国无法不立:从三民五权的演进看孙中山法治思想的构建》,《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论文集,2015年11月。
漆德红:《杨鹤龄的早期经历及与孙中山的交往》,《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10月。
《李仙根与孙中山史实述略》,《香山与近代中国》,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
王莲娣:《网络背景下讲解员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中国文房四宝》2014年5月。
娄亚丽:《廖仲恺对新文化运动的回应(1915-1925)》,《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论文集,2015年11月。
张道有:《孙科第二次出任广州市长期间的市政建设——以〈广州民国日报〉为中心的考察》,《香山与近代中国》,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
劳启宏:《岭南特色文化在博物馆建设中的渗透》,《速读》,2015年第10期。
崔胜强:《廖仲恺进化史观特质刍议》,《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论文集,2015年11月。
<
1
2
3
4
>
孙中山研究
藏品研究
陈列展览研究
社会教育研究
观众研究
最新动态
MORE
“探知•伟人故事”微课堂 | 游子荣归故里,1912年孙中山回乡见了谁?
我馆赴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举办《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图片展》
活动回顾丨本馆开展孙中山史迹博物馆游径研学活动
活动回顾 | “观展共读润思政·巧手研学承精神”活动
云端导赏 | 翠亨烽火—— 一个岭南古村的抗战记忆
云端展赏 | 精诚无间 笃爱有缘——孙中山、宋庆龄结婚110周年纪念展(第二期)
喜讯〡我馆入选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公示名单
“探知•伟人故事”微课堂 | 重返1912年1月1日,见证孙中山就职的高光时刻
活动回顾 | “观抗战遗物 听军营故事——实地研学忆峥嵘”活动
“化身声音侦探•探寻孙中山踪迹”翠亨探迹活动收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