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书法拍卖新纪录诞生:每字值百万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孙中山书法拍卖新纪录诞生:每字值百万

    笔者在今年4月4日《中山日报》发表过《中山籍名家书画作品大有“钱”途》,历代中山籍书画名家作品将会是这一业界的“黑马”,收藏中山籍名家书画作品“钱”途广阔。比如:苏曼殊、孙中山、方人定、黄苗子、方成等等,目前,他们书画作品的价格严重低估。
    2个多月过去了,最近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孙中山书法拍卖新纪录诞生了,一幅孙中山行书 “乐趣”,尺寸 32.5×92.5cm,经过多位藏家的激烈角逐最终以201.6万元人民币落槌(含手续费),从而使孙中山书法达到每字值百万。
    为什么这幅才2.73平方尺的书法那么值钱?由于此幅书法来历清晰,款识为孙文,钤印是孙文之印,曾出版在《鸭江日报》,昭和四年(1929)六月一日。
    众所周知,孙中山并不是以书法知名,但从他的这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颜真卿、苏东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颇具造诣的。他的书法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不仅仅有博大豪迈、气势恢宏的楷书作品,也有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行书作品。从字法字构看,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仍依稀可见,但已作为一种风格转换在作品中被 “神化”,融化成一种精神或者说是境界。而魏碑的雄强也在作品中被淡化,潜移默化中服从于行书作品的整体风格。从作品的风格看,儒雅风流,清新自然,更透出了“文化”意义上的审美意蕴。这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书法艺术的共通之处。比如康有为、梁启超、郭沫若、王国维、鲁迅等名家的作品,都在一个“文化”层面上,传递着各自不同的书法艺术风采和人生大观。孙中山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种大家风范,他的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是从心灵里流露出来。“字如其人”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此幅书法“乐趣”据记载为:1913年3月孙中山到日本熊本市,下榻熊本研屋旅馆,这家旅馆的老板冈本治平,为孙中山日本友人宫崎滔天的亲戚,“乐趣”二字即孙中山当时所书。据日本现存的文献《通冈本美津日文信札》记载,收信者为日本人笹木忠次郎,信中言及将孙中山书迹送予笹木忠次郎等事宜。宫崎滔天 (1871-1922),即宫崎寅藏,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最重要的日本友人。1897年与孙中山相识,加入兴中会,1905年介绍黄兴与孙中山认识,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来华参加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1913年协助孙氏筹划 “二次革命”。1921年最后一次来华,在广州会见孙中山,次年病逝于东京。
    谭延闿是民国一代书法大家,长期追随孙中山,谭延闿评说孙中山书法:“总理之书法,深得唐人气韵,流美自然,非力学所能工,其书不但似苏东坡,而往往有唐人写经笔意,正直雍和如其人,真天资聪明,凡夫须学而不能也。”所述当然透彻,这也成为评论孙中山书法较为经典的论述。
    孙中山写字十分认真,其手稿《孙文学说》,全书数万言,皆为自己亲笔手写,一字不苟。孙中山擅楷书、行书两体,篆书、隶书很少见。其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一篇文章同一字出现多次,也决不删繁从简,所书皆开阔俊秀,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字字独立却气脉浑然一体。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7-11 作者:陈文祥 
 



上一篇: 历史的铁城文化的石岐
下一篇: 港版和外文热销书籍首现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