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有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引导企业在品牌设计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更多地注入人文含量、艺术含量,提升品牌价值,让企业品牌长上文化的"翅膀"。
本报讯 企业如何避免 “小富即安”,不断实现成长壮大?昨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到文化系统调研时提出,要让企业品牌长上文化的 “翅膀”,增强品牌的文化含量、文化张力,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境界”。
薛晓峰先后实地考察了市图书馆、科学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单位。薛晓峰评价说,中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他认为,中山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和后发优势,一个体现在环境,一个体现在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后劲的底蕴和底气,中山在这方面有基础,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传承和扬弃,续写文化优势,光大文化传统。薛晓峰强调,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文化强省”,提出树立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新形象,中山开展文化名城建设,也要朝这一方向迈进。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意义深远。薛晓峰提出,促进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加强规划、完善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优化全市经济结构。他表示,我市特色产业众多,完全可以通过打造灯饰文化、休闲服装文化、红木家具文化、饮食文化等,增强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市现有510个省以上名牌名标,但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引导企业在品牌设计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更多地注入人文含量、艺术含量,展现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提升品牌价值,让企业品牌长上文化的“翅膀”。
另外,今天将起程前往绍兴参加第六届国际合唱比赛的中山合唱团昨晚在群艺馆进行最后排练,薛晓峰和副市长唐颖专门前往为合唱团壮行。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7-14 记者:郭锦润、陈健儿 通讯员:李宏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