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香山”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书香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香山”

    首先,我们要知道,书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能吸引人来,特别是青少年来书展,就对全民阅读是有益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将在何时何地触碰到第一本启蒙之书,但只要多去亲近书本一次,便是多了一回窥探的可能。“缘分来时,南风轻吹,自有繁花盛放”,这就是书展对于阅读的意义。
    7月20日晚,为期5天的第二届中山书展在市博览中心落幕。5天书展共吸引近30万人次到场淘书,图书总销售额超600万元,图书销售超30万册。主办方表示,本届书展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书展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展会,更是一次集休闲学习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盛会。
    笔者算是个读书人,平时喜欢逛书店,综观这次中山书展,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书香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香山”。
    首先说说为什么不用中山,而用香山,此语出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这个历史上叫香山的地方,以前因草木花香得名‘香山’,现在正从自然之香走向人文之香,书香中山也可称 ‘香山’”,这可算是香山的新解了。
    为什么说书香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香山”?笔者在书展的第二天就去了博览中心,兜了半天却找不到一个车位。挤进场馆里后,看到盛大的场面与读者的热情,笔者更是吃了一惊:莫非来到了香港?从这点来看,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山人是非常爱书,中山人的购书热情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5天近30万人次到场,香港书展才90万人次,而香港的常住和流动人口,何止我们的3倍?
    笔者觉得,从吸引读者走进书展,培育市民购书习惯这方面来说,举办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书展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随着我们的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未来,现代化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经常走进书店,就如同香港人平时工作忙,很少买书,只有在香港书展这一段时间,香港人才会集中地买书,甚至有人拖着皮箱去买书一样,我们办这样大型的书展,理念是比较超前的。
    但是,爱书,爱买书并不等于爱读书,书买回来了,束之高阁,或者当成摆设,也不能说明问题。这就要跳出书展来看问题——倡导全民阅读,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素质,便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最近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全省人民的文化素质,让经济强省底气更足,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付出比张德江“文化大省”时代更艰辛的努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次书展只是一个热闹的展览,集中安排几家大书店进场,邀请梁文道、郭敬明等一批名家来演讲、签售,仅此而已,对全民阅读的作用不大。笔者不赞同这样的看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书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个包容的、诚实的书展,能吸引真正爱书的人进来,已算成功。只要能吸引人来,特别是青少年来书展,就对全民阅读是有益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将在何时何地触碰到第一本启蒙之书,但只要多去亲近书本一次,便是多了一回窥探的可能,“缘分来时,南风轻吹,自有繁花盛放”,这就是书展对于阅读的意义。
    诚然,文化强省建设,我们任重道远;但书香中山,沁人心脾,已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7-23 作者:礼谏



上一篇: 薛晓峰丘树宏赞第二届中山书展展出城市文化底蕴
下一篇: 我市创建5A级风景区通过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