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伟人孙中山故乡的中山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化可谓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中山市既成为了广东省及至全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其实践同时也全面生动深刻地诠释了孙中山思想。
从工业立市、经济强市,中山市近年来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率先提出了“孙中山文化”这一概念,并将“孙中山文化”工程放在八大文化工程的第一位,以图通过纪念、研究、传承和资源开发利用来为现实服务。比如将孙中山诞辰日举行的简单纪念仪式,扩展为融纪念、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孙中山文化周”,牵头创立20世纪三大伟人故乡联盟,等等。中山市对孙中山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视角不断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影响日益扩大,从而作出了有益而卓有成效的探索。
孙中山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一直非常崇敬孙中山先生,一直十分重视对孙中山的纪念及其学术研究。但是,过去,我们一直奉行一种“例行规矩”,也就是在他的诞辰日――每年的11月12日,举行一种简单的祭拜,或配合举行一些学术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每逢五年或十年的“大庆”,在天安门的对面,高高矗立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学术方面,在深化和拓展方面没有多大的突破和创新,对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更是研究不够。而在孙中山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则与其他相类的政治性名人也有着巨大的差距。
今天,确实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对孙中山的研究传承和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重大课题了。其实,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文化符号。孙中山既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政治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为此,“孙中山文化”这个崭新的概念才应运而生。
“孙中山文化”究竟是什么?它应该包括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以及以上三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更包括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人文遗产。“孙中山文化”的特质是,它是中国近代文化的灵魂,既领导和印证了中国甚至世界的文明进程,还将继续印证和引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走向。前者是它的历史意义,后者是它的现实意义,具有厚重的普世价值。可见,孙中山的思想、精神以及形成的人文资源,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此看来,“孙中山文化”概念的提出,其可贵之处是,走出了原有的纪念、研究的各种局限,回到了其应有的本原,更丰富了内涵、扩展了外延,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深化和提升。它的提出,将积极推动我们走出对孙中山这个政治符号的僵化认识误区,进而从“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对孙中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即从政治纪念、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产业利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孙中山文化”概念是中山市提出来的,但仅仅由中山市来做则远远不够,因为孙中山既是中山市的,更是整个中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广泛公认的伟大人物并不多,而孙中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讲,“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山市的命题,也是国家命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命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近300年来实施“文化复兴”的最好时期,提高文化软实力十分急迫;从“经济崛起”走向“文化崛起”的中国,需要用文化与世界架起沟通的桥梁,树立崭新的形象。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所有这些,“孙中山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启示和途径。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0年7月23日 作者 丘树宏